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黄仕忠卷/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
QQ咨询:
有路璐璐:

黄仕忠卷/海内外中国戏剧史家自选集

  • 作者:黄仕忠
  •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 ISBN:9787534792021
  • 出版日期:2017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85.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 出版社
    • ISBN
      9787534792021
    • 作者
    • 页数
      0
    •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01日
    • 定价
      ¥85.00
    • 所属分类
    文章节选
    我的学术历程与治学经验
    **编 戏曲史论
    戏曲起源、 形成的若干问题再探讨
    一、一种模式
    二、几对概念
    三、突变与进化
    四、文化史的视野
    南戏北剧之形成与发展
    中国戏曲之宏观发展
    明代戏曲之发展与本色论
    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汤沈之争”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
    ———再谈“汤沈之争”的戏曲史意义
    第二编 作家、 作品考<p>我的学术历程与治学经验 </p> <p>**编 戏曲史论</p> <p>戏曲起源、 形成的若干问题再探讨 </p> <p>一、一种模式 </p> <p>二、几对概念 </p> <p>三、突变与进化 </p> <p>四、文化史的视野 </p> <p>南戏北剧之形成与发展 </p> <p>中国戏曲之宏观发展 </p> <p>明代戏曲之发展与本色论 </p> <p>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汤沈之争” </p> <p>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p> <p>———再谈“汤沈之争”的戏曲史意义 </p> <p>第二编 作家、 作品考</p> <p>《洞天玄记》 袭自《太平仙记》 考 </p> <p>《香囊记》 作者、 创作年代及其在戏曲史上的影响 </p> <p>《双忠记》 传奇为海盐姚懋良所作考</p> <p>《龙泉记》 作者考 </p> <p>《玉茗堂四梦》 各剧题词的写作时间考 </p> <p>孟称舜《贞文记》 传奇的创作时间及其他 </p> <p>一、《贞文记》的撰写时间 </p> <p>二、异说辨析 </p> <p>三、《贞文记》的版本 </p> <p>结语 </p> <p>顾太清的戏曲创作与其早年经历 </p> <p>顾太清与龚定庵交往时间考 </p> <p>第三编 曲谱、 曲选、 曲集考</p> <p>和、 乱、 艳、 趋、 送与戏曲帮腔合考 </p> <p>一、“和”“叹”考 </p> <p>二、“乱”考 </p> <p>三、艳、趋、乱、送、和合解 </p> <p>四、戏曲帮腔考 </p> <p>五、南曲“合唱”的种类、性质 </p> <p>六、后台帮腔合唱之变迁 </p> <p>附记 </p> <p>《太和正音谱》 曲论部分与曲谱非作于同时考 </p> <p>《九宫十三调曲谱》 考 </p> <p>《寒山堂曲谱》 考 </p> <p>《风月锦囊》 刊印考 </p> <p>《词谑》 作者确为李开先 </p> <p>徐复祚《南北词广韵选》 编选考</p> <p>车**曲本收藏源流考 </p> <p>一、“车**曲本”之由来 </p> <p>二、孔德学校藏车**旧藏曲本的流向与转抄本 </p> <p>三、车**所藏曲本的来源 </p> <p>四、“蒙古车王”其人 </p> <p>《全元戏曲》 的校勘特点和意义 </p> <p>存真与求全:《全明戏曲》 编校之一得 </p> <p>第四编 戏曲研究史述</p> <p>日本江户时代对中国戏曲之接受 </p> <p>日本江户时代东渡之戏曲文献考 </p> <p>森槐南与他的中国戏曲研究 </p> <p>一、传奇创作与咏剧诗词 </p> <p>二、19 世纪90年代的戏曲翻译与评论 </p> <p>三、东京大学任教时期的戏曲研究 </p> <p>日本明治时期戏曲研究对王国维的影响 </p> <p>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的再评价 </p> <p>一、在“文学史”的意义上确立“戏曲”的地位 </p> <p>二、考据学角度的研讨 </p> <p>三、元曲(剧)的佳处:“自然”与“有意境” </p> <p>王国维旧藏善本词曲书籍的归属 </p> <p>评《〈琵瑟记〉 版本流变研究》</p> <p>———兼答金英淑女士</p>显示全部信息免费在线读三
    邵璨、杭濂、钱孝,这三位太湖东南一带的“老生员”,在正德后期至嘉靖初年(约 1515—1526)共同参与完成了《香囊记》的写作,这无疑是明代南戏传奇发展史上值得一书的事件。
    据韩国汉阳大学吴秀卿教授*发现的《伍伦全备记》版本所载作者自序,景泰元年庚午(1450)秋天,海南丘濬在会试落第后,“倦游,归寓金陵新河之旅邸,偶观优戏,见座中有欷歔流滋者。叹曰:‘此乐之土苴尔,顾能感人如此夫。则夫乐道大成之际,其感人又何如邪?’”因“惜乎所作皆淫哇之声也”,“客中病起,信笔书此。仿庄子寓言之意,循子虚乌有之例。一本彝伦之理,而文以浅近之言,协以今世所谓南北曲调者。……为其于风化未必无少补云”。《伍伦全备记》凡例自称:“自古传奇皆是主于戏谑,此独主于伦理。”《副末开场》又称“借他时世曲,寓我圣贤言”,其宗旨即是遵从《琵琶记》倡导的戏曲应“关风化”之说,借戏曲这种为大众所接受的形式,来传扬“伦理”与“义理”。丘濬是从主流意识出发,居高临下地利用了戏曲的教化功能,而剧本的写作则仍然按照民间的套路,而且不甚讲究音律,故凡例又称:“记中诸曲调多有出入,不合家数。盖借声调以形容义理,观者不必区区拘泥可也。”①晚其二十年出生的陶辅(1441—1523),在《桑榆漫志》中,称丘濬“恶市井时俗污下,多作淫放郑声,为民深害,先生自创新意,撰传奇一本,题曰《五伦全备》,欲使闾阎演唱,化故习,振启淳风”②。
    丘濬年十九为诸生, 正统九年 ( 1444), 举广东乡试**。 十二年(1447)赴京会试,不第。 入太学。 景泰二年(1451) 再试,再次落第。 五年(1454)登进士,为二甲**名。 《伍伦全备记》作于丘濬初次会试落第流寓南京之时。 可知他对戏曲的认识与观感,主要基于流寓金陵时期的生活。
    丘濬在弘治间官至国子监祭酒、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加文渊阁大学士,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卒谥文庄。 所著有《琼台类稿》 《大学衍义补》等。 他以名臣身份而曾创作南戏传奇,颇有助提升戏曲的社会影响,这种影响在嘉靖至万历年间依然在继续。③但在当时,南戏仍在民间,尚未真正进入占据主流意识的文人士大夫的视野,并且颇受鄙视。其政坛对手甚至借此攻击丘濬,称“戏剧《五伦记》为不经之作”④。 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丘文庄填词”条亦载,丘濬“初与王端毅(恕)同朝,王谓理学大儒,不宜留心词曲。丘大恨之”,后遂借故罗织事由,致王恕去职,“所以报《五伦》之怨也”①。
    事实上,《伍伦全备记》问世之后的半个多世纪时间里,文人士大夫仍然是十分鄙视南戏。但戏曲史的风云变更,在这个时段已经在酝酿之中。其突出表现,就是南戏四大声腔的兴起。
    目录
    我的学术历程与治学经验
    **编 戏曲史论
    戏曲起源、 形成的若干问题再探讨
    一、一种模式
    二、几对概念
    三、突变与进化
    四、文化史的视野
    南戏北剧之形成与发展
    中国戏曲之宏观发展
    明代戏曲之发展与本色论
    明代戏曲的发展与“汤沈之争”
    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
    ———再谈“汤沈之争”的戏曲史意义
    第二编 作家、 作品考
    编辑推荐语
    “海内外中国戏曲史家自选集”丛书旨在全面汇聚和展示新时期海内外中国戏曲史研究成果,由在该领域有**成就和广泛影响的中国戏曲史家遴选自己*代表性、水平高的学术论文,结集出版。本书是我国**学者黄仕忠教授的自选集。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