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
QQ咨询:
有路璐璐:

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

  • 作者:(日)小熊英二 著,文婧 译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65209
  • 出版日期:2020年01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从“大日本帝国”时代开始直至战后,单一民族神话一直是“日本人”主流的自画像。本书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单一民族神话的起源以及它的发展轨迹,并且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其功能和作用。 “日本人”究竟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称自己为单一的、纯粹的民族的呢?那是在什么样的状况下,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动机呢?这方面的研究不仅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日本的历史,而且有利于解决现代国际社会上出现的纯种民族意识、单一的国民**意识、排斥乃至歧视异民族等等这样一些重大问题。 另一方面,本书还将论述以纯粹的“日本人”的存在为前提下的日本人的性质,而不是重复过去所谓的“日本人论”的历史。本书研究的是“日本人论”的前提——单一的 “日本人”和单一的日本民族的概念。 更进一步说,本书研究的主题是那些以民族论的形式呈现的、自称“日本人”的人们的归属意识的系谱。在他们认为自己是单一民族的时候,他们描绘的是一幅什么样的自画像,在不同的形式下,这幅自画像又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这其实并不单单只是“日本人”的问题。
    文章节选
    明石原人说 1948年,津田左右吉与和辻哲郎提出了“象征天皇制”。同年,作为人类学*高权威的东京大学教授长谷部言人发表了“明石原人”说,提出日本列岛曾经有旧石器时代人类居住,从而结束了日本非科学的民族论横行的时代,进入新日本民族起源论兴起的时代。 长谷部言人用作论据的人骨化石,是1931年由另一位学者直良信夫发掘出来的,直良信夫还发表了文章说明这块人骨化石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但是,当时的主流学说认为,日本列岛不存在旧石器时代,加上出土状态亦不明确,同一地层也从未发现过其他的人骨,所以大家对这个论断一笑了之,直接否定了他的观点。这块人骨化石的实物在1945年的东京大空袭中被烧毁,只剩下石膏模型存留在东京大学,后来,长谷部言人留意到了这块放在教室角落里将近二十年的模型,并对其重新进行研究。包括明石原人说在内的长谷部言人的日本起源论大都汇总在他1946年的发表的论文《日本民族的成立》中。 在这篇论文中,长谷部言人依然坚持自己战争期间的主张,否定“日本人是混合民族或者混血民族说”,指出阿伊努人不是日本列岛的原住民族,推出“日本人才是真正的日本原住民”一说。他认为,之前的混合民族论只不过是明治时期“随便接受外国人学说”的结果。他还强调以自然科学为依据的民族起源论的重要性,批判认为“虾夷”就是阿伊努人的“记纪”解释。 按照长谷部言人的观点,洪积世时期日本列岛就存在有明石原人,之后,石器时代人从中国南部大陆来到日本,那时候日本列岛还与中国大陆相连。石器时代日本人与现代日本民族形质之所以不同,并不是因为混血而是因为进化的原因。所以,即便“日本人”相貌性格各异,这也是源于石器时代人开始就存在的形质差异,只不过这种形质上的差异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变得更为明显而已。 除了否定日本民族混血论之外,长谷部言人的论调还有两个特点。其一,彻底否定日本民族和朝鲜的关系,提出日本民族是亚洲文化**——中国的直系。 他说,事实表明“日本民族中,相貌和阿伊努人相似或者和朝鲜人相似的人并不多见”,被认为*接近朝鲜人的近畿地区的日本人,实际上他们更像中国南方人。他还批判“日韩同祖论”以及对渡来人的“过度解读”,他指出,“贫穷边境的满洲和朝鲜与作为亚洲文化**的中国不同……要日本居民心甘情愿地接受移居过来的满洲人、朝鲜人,恐怕也是不可能的”。他还提出,古代日本人的语言和文化都“继承自华南地区远祖,并且保持着那时候的风貌”,说日本文化从朝鲜传入日本简直无法想象。 虽然长谷部言人论调的**个特征与津田左右吉嫌弃中国的论调形成了鲜明对比,但是,他论调的第二个特征却与津田左右吉以及和辻哲郎的观点相同。他们都把日本列岛描绘成为与外界隔绝的、受到自然恩泽的和平区域。 长谷部言人首先批判了绳文时代人是被征服的阿伊努人的说法: 就算是一个拥有非常**文化的民族,他们来到生活着晚期绳文土器时代人的日本,也不可能立刻就战胜后者并掌握主权。我们不可忽视游击战、长期远征所伴随而来的衣物粮草补给困难,关于这一点我们有过多次对外远征而积累的经验,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这一点应该都不会改变。 曾经的“混合民族论”,用天孙民族征服并同化了原住民这一历史来说明现代日本民族发起侵略、同化异民族并非难事。在这里,长谷部言人的观点与之恰恰相反,他提出日本军队在大陆和南方遭到了当地民众游击战形式的反击并且战败,以此为论据,他推断日本不可能有外来的征服民族。 而且,长谷部言人还认为,石器时代中国大陆与日本列岛还连接在一起,石器时代人从中国南部迁移过来后,“不久,连接中国大陆的陆路就沉没到了海底,日本列岛与中国大陆的交通被切断,整个日本列岛处于隔离状态。如此一来,他们的子孙便在日本这块山海资源都非常丰富的、和平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直到现在。这就是现在的‘日本人’”。不难想象,长谷部言人的这种说法,让当时刚刚从异国他乡的战场返回故乡、已经疲于战争、渴求和平的人们多么感动!多么容易让他们产生共鸣! 一方面,战后太平洋协会解散后,1948年,清野谦次就任霞之浦的厚生科学研究所所长,编写了大量关于日本起源论的学术书和启蒙书。他批判之前的日本民族起源论,称那些内容“全部都是推测,简直胡说八道”,强调自己的学说的科学性。清野谦次延续了他自己战争期间的主张,认为“这片国土自从有人类居住以来,在这里繁衍生息的就是日本人种,日本人种的故乡就是日本国”。他提出:“**是从神代以来的日本**”,“日本民族文化的飞跃发展,通常都是以**为**进行的”。 另一方面,直良信夫又成功地发掘出了其他的旧石器时代的人骨化石。这也进一步增加了长谷部言人学说的可信度。此后,清野谦次和长谷部言人的学说成为人类学上日本民族起源论的两大定论。具有讽刺意义的是,*早接受这两大定论的,是那些在战前就已经开始接受清野谦次和长谷部言人观点的进步的历史学者们。 倾向于单一民族论的战后历史学 1946年,长谷部言人尚未提出明石原人说之前,日本历史学会拉开了从战败的焦土中重振日本历史学的序幕。为了打破皇国史观,日本历史学会在其会刊《日本历史》的创刊号上,集中登载了一批古代史论文。其中,祢津正志和木代修一就介绍了他们认为*科学的*新学说——清野谦次的学说。 木代修一在论文中指出,“过去一直认为日本民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单一民族,日本民族是由各种不同来源的民族构成的”,“诸如单一民族之类的各种言论……并没引起太多猜测”。清野谦次的学说基于科学的分析,证明了“日本列岛自有人类栖息以来,就是日本人的故乡……并不是占领了阿伊努人的生息地然后将其据为己有”,“混血并没有强大到从根本上改变石器时代人的体质”。木代修一还进一步说,清野谦次的学说目前也“直接或间接地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 即便我们相信清野谦次对发掘出来的人骨化石进行测量而得出的结论,这个结论也只是证明了石器时代人既不像现代的日本民族,也不像现代的阿伊努人。清野谦次由此提出,石器时代人通过与南北人种混血以及人种进化,*终变成了日本民族和阿伊努民族两支血脉。但是,也有可能像日鲜同祖论者上田所说的那样,石器时代人进化成为阿伊努人,而征服民族从别的地方迁移过来。也可能像长谷部言人所主张的一样,石器时代人直接进化成了日本民族。这其中谁对谁错,并没有人能够拿出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而且,清野谦次从战争时期开始,就在语言的表述上下了很多功夫,将混血的相关内容降到*低。木代修一在介绍清野谦次的学说时,强调混血并没有促使石器时代人发生本质变化,其实是被清野谦次的表述迷惑了。 另一方面,祢津正志对于清野谦次学说的解释是,石器时代人通过混血,进化成了阿依努民族和日本民族。祢津正志和津田左右吉、清野谦次一样不喜欢赞美天皇,认为“天皇不是神,是大地主,是军阀,是侵略者”。不过,他否定原住民族的存在,认为“天皇**”是从“同民族的征服”开始的。天**族的历史远远不足2600年,只有1600年左右,而日本民族早在4000年前就居住在日本列岛,早在天皇出现以前,日本列岛就已经实现了“原始共产社会”。 在天皇出现以前,日本民族就居住在日本列岛。这样的历史观,在井上清同年发表的论文中也可以看到:“把日本人的故乡神话化,称之作高天原,把民族迁移说成是天孙降临。自津田博士的研究以来,有良心的学者们一致认为,这些都是牵强附会的说法。” “早在天皇出现以前,距今至少四五千年甚至更久远以前,日本人就已经在这个岛上享受彻底的、和平自由的民主主义社会了。” 过去的“混合民族论”中,日本民族和天皇是不可分割的。认为存在那么一股势力,他们既是日本民族的一部分,但是又忤逆天**族,这完全超出了“混合民族论”的构想。所以,“混合民族论”中,日本民族是天孙降临,是2600年前和天**族一起从高天原而来,所有抵抗天皇的异族都是异民族。津田左右吉的“单一民族论”打破了这一构想,主张日本民族的历史比日本**的历史更悠久、“记纪”神话里的异族并非异民族。祢津正志和井上清的天皇观虽然和津田左右吉的不同,但他们也同样积极地主张,日本民族比日本天皇更早地自太古时代开始就居住在日本列岛上,并实现了和平的、原始的共产制社会。 津田左右吉曾经因为将“记纪”神话解释为“编撰的故事”而受到打压。但是,在当时的进步历史学家中,他却受到了一致的好评。1946年,他甚至被大家评价为“津田博士的业绩是评价所有人学问精神的正确性的标杆”。后来,津田左右吉又大量发表了拥护天皇和反共的时事评论,大家对他的评价又开始变得有些混乱,褒贬不一,但是,他战前关于“记纪”的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一直受到大家高度的评价。 清野谦次的情况也一样。1948年,民主主义科学者协会发行的《历史评论》对清野谦次的启蒙书作了书评,书评中将本来很科学的人类学家们对天皇的赞美形容为“匪夷所思”,称他“过去曾是一位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巧妙地厘清日本原始时代史的作者,可是在讨论历史的时候,却始终贯彻这种保守反动的常识论,这不禁令人想起*近津田博士发表的一系列论文,真是遗憾之至”。对于清野谦次的学说,书评倒是区别开来,还是一如既往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根据津田左右吉和清野谦次的学说,学术界重新审视了皇国史观,并认定神武东征、熊袭征服、神功皇后进攻朝鲜等并非历史史实。从此,“日鲜同祖论”在学术界销声匿迹。越来越多的历史学家认为,《新撰姓氏录》也不可以作为历史史料来使用。“记纪”神话中所说的异族,也被认为是“即便是相互之间绝不存在人种血族的差异的情况下……(仍)把异俗当成了异族”的结果。 如此一来,“一旦问起日本究竟有没有原住民族……就会被反问,难道你还在纠结这个问题吗?现在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没有原住民族吧”(后藤守一,1946)。长谷部言人的明石原人说一问世,局势就更加明朗了。此后,诸如以下的观点便广泛传播开来:“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代就已经居住在日本列岛上。而且,现代考古学的成果也已经证明,日本列岛没有原住民族,这一点已经众所周知了”(藤间生大,1951)。“从人种来看,日本民族的祖先是新石器时代的原日本人,那之后便再也没有出现过明显的人种变化。虽然还是有一些人像鸟居龙藏氏一样,至今仍然坚持日本列岛曾经有过原住民,但那就是毫不讲理了。”(藤谷俊雄,1952) “我们日本民族,基本上是由单一人种构成的……这个单一的日本人种两千多年以来都在同一个地域里共同生活。”(井上清,1957)
    目录
    序章 问题的设定 “单一民族神话”的定义 社会学与历史学 **部 “开国”的思想 第1章 日本民族论的产生——摩斯、西博尔德、小野梓等 欧美学者的日本民族论 日本的人类学以及他们对欧美人类学家的反驳 民族主义的两种表现形式 第2章 关于“内地杂居”之论争——田口卯吉、井上哲次郎 作为典范的美利坚合众国 不可能向海外发展 “日本国民的同化力” 第3章 国体论和基督教——穗积八束、加藤弘之、内村鉴三、高山樗牛等 国体论的隆盛 基督教系知识分子的反驳 同化政策还是维持纯血性 陷入绝境的国体论 第4章 人类学者们——坪井正五郎等 批判纯血论 向全世界扩张 第5章 日鲜同祖论——久米邦武、竹越与三郎、山路爱山、德富苏峰、大隈重信等 32 天**族朝鲜渡来说 “岛国根性”与“南种北种” 进军“故乡” 第6章 日韩合并 报纸上的论调 主要杂志的论调 国体论者的转向 第二部 “帝国”的思想 第7章 “消除歧视”的历史学——喜田贞吉 对被歧视者产生的共情 用来消除歧视的同化 四海之内皆同胞 第8章 国体论的再编——国体论者的民族论 国体论的混乱 吸收“混合民族论” “养子”身份的异民族 开放的血族国体 第9章 “民族自决”和疆界——鸟居龙藏、北一辉、国定教科书等 民族自决论的中和 鸟居龙藏的日本民族起源论 教科书的变迁 把朝鲜人的名字改成日本名字 第10章 日本民族白人说——希腊起源说、犹太起源说等 作为“私生子”的日本民族 一位志愿者 第11章 血的归一——高群逸枝 从诗人转向古代史的研究 母系制与异民族同化 “世界的家族化” 第三部 “岛国”的思想 第12章 岛国民俗学的诞生——柳田国男 作为原住异民族的“山人” 从“山国”到“岛国” 提倡国民统一的民俗学 “根本不存在的全体” 第13章 皇民化对优生学—朝鲜总督府·日本民族卫生协会·厚生研究所 纯血的岛国 支持皇民化政策的混合民族论 厚生省和优生学系势力 纯血和总动员的矛盾 单一民族人类学说的抬头 “应当对混血采取措施” 第14章 “记纪”神话的重生——白鸟库吉、津田左右吉 大陆的分裂、岛国的团结 “记纪”并非史实 单一民族的“记纪”解释 权力统治的中国 权力已故天皇** 第15章 从“血”到“风土”——和辻哲郎 北种与南种的综合 “自然儿”的世界 复合的单一风土 未超越国界的天皇制 第16章 帝国的崩塌——大川周明、津田审判等 战争时期的“混合民族论” 纯血论的抬头 双重束缚的状态 第17章 神话的定型——象征天皇制论、民石原人说等 农民的世界 国民统合的象征 明石原人说 倾向于单一民族论的战后历史学 没被接受的“骑马民族渡来说” 被忘却的混合民族论 结论 社会学中的同化主义和种族主义 关于“日本人”的概念 临近地区、同人种内的接触 家族制度的反映 保守系论者的单一民族论批判 摆脱神话的禁锢 注释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