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中文经典100句:阅微草堂笔记
QQ咨询:
有路璐璐:

中文经典100句:阅微草堂笔记

  • 作者:文心工作室
  •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ISBN:9787542668646
  • 出版日期:2020年06月01日
  • 页数:344
  • 定价:¥59.8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优雅的汉语》丛书以“轻松阅读经典,深入中文堂奥,体味汉语大美”为目标,“中文经典100句”,通过经典“金句”,“句读”经典的方式,令读者无须整本“啃读”经典,即可了解“名句的诞生”,更理解“名句的内涵”,还能延伸“名句的妙用”,在轻松阅读中精粹尽览,更觅得经典中鲜活的中国智慧。 《中文经典100句:阅微草堂笔记》遴选《阅微草堂笔记》中的名句一百条,用轻松的解读方式、故事性的描述,将名句与经典的主旨阐明,有助于读者通透运用名句。通过一百句精读讲解带领读者走进清代才子纪晓岚的孤鬼世界,透视明清之际中国社会的虚构与现实之间,于轻松有趣之中警惕人心。
    文章节选
    一 《阅微草堂笔记》背景简介 《阅微草堂笔记》作者为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代文宗、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的纪昀。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他学问渊博,才思敏捷,是有清一代**的才子,也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通过音韵、训诂、辑佚、校勘、辨伪等方法考证经史的“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七年,他以总纂修官的身份,与陆锡熊一起主持我国现存规模*大的官修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又在“考校原书,详为厘定”的基础上撰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纪昀出身于书香世家。十一岁时,父亲纪容舒进京为官,在城南虎坊桥购买清初名将岳钟琪旧宅居住,纪昀随父迁居,在这所宅院中度过了六十多年时光。在这所宅第里,阅微草堂是纪昀*常用的书房,他曾为之题诗曰:“读���如游山,触目皆可悦。千岩与万壑,焉得穷曲折。烟霞涤荡久,亦觉心胸阔。所以闭柴荆,微言终日阅。”“阅微”出自*后一句,意思是阅读精深微妙的言语,体会隐藏在背后的深刻道理。后来人们则以“阅微草堂”来代指纪昀的**。 《阅微草堂笔记》是他晚年的作品,为《滦阳消夏录》《滦阳续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五种笔记的合 集,历时十年陆续撰成,凡二十四卷,一千一百多则,既有作者的童年见闻、家世亲族纪事、亲朋好友的逸闻趣事、为官时对宦情世态的感受、波折怅惘的爱情与人生,又有听人讲述的奇闻异事,还有作者对一些不解之谜的考证,天文地理、人伦道德、三教九流、世相百态、典章文物、思想学术、官场浮沉、民俗物产、边地风情、医卜星相、鬼狐精怪……无所不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广度、深度均为同时代同类作品之翘楚。 《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风格继承了魏晋志人志怪小说的特点,采用白描手法,简淡质朴,信笔写来,不求文辞华美,没有过多的场景和细节描写,评论也浅显易懂,力避晦涩。由于身为以考据见长的“乾嘉学派”**,纪昀在创作《阅微草堂笔记》时,着力追求一种“纪实体”效果,不但作品中出现的人名、地名、风土人情多是有据可查的,对于一些寄寓劝惩的鬼怪故事,也多冠以“某某言”的名义,作为一种对见闻的记录,至于“某某言”的内容是否匪夷所思,又或者暗合某人某事,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与当时流行的另一本以谈狐说鬼而闻名的《聊斋志异》截然不同。《聊斋志异》情节曲折,人物刻画细致,所传达的情感浓烈真挚、可歌可泣,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但纪昀本人却对这种文风不以为然,批评《聊斋志异》为“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认为小说创作“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像《聊斋志异》那样的作品虚构性过强,不合事理,无法令人信服。然而这并不代表《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价值不高。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道:“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 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虽托名为消遣自娱,其实字里行间,抹不去他出于忧时伤世而渴望挽救清王朝于危机初露时刻的意图。他所处的乾隆时期虽号称“盛世”,实际上已经潜藏了重重危机。不但官僚**寡廉鲜耻,以贪腐为务,乾隆朝实行的文化高压政策也引起告密之风盛行,广大士人为求避祸,不再致力于经国济世之学,也不再对世道人心、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众之间人情冷漠,社会日趋封闭保守。纪昀在几十年的观察中敏锐地感受到王朝的没落气息,即使无力在朝廷政务中力挽狂澜,也做不到对国运的颓落置之不理,只好通过齐谐志怪的笔记,貌似荒诞奇诡的传闻,鬼狐精怪的故事,幽默又辛辣的讽刺,曲折地表达心中的忧思和热望,以期“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 许多故事针对当时社会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百弊丛生的世态进行“劝惩”, 现在读来,仍会对读者造成强烈的震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阅微草堂笔记》面世之初即十分受欢迎,每成一书,索观众多,甚至出现“属草未定,遽为书肆所窃刊”的情况,乃至“梨枣屡镌,久而不厌”。 在《阅微草堂笔记》的带动下,出现了一大批类似的笔记体作品,如许元仲的《三异笔谈》、乐钧的《耳食录》、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等,然而均无法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肩。蔡元培先生将其视为与《聊斋志异》《红楼梦》并肩的清代三大流行小说之一,并在一九一八年会文堂书局详注本即将刊行之际为之作序,认为“从此,纪氏之书将益受普通人欢迎矣”。实际情况也正如蔡先生所言,自 一九一八年以来,不但国内出版社纷纷出版多种形式的《阅微草堂笔记》,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等**也先后对其进行翻译出版。《阅微草堂笔记》以其丰富的内容,质朴清新的文风,幽默诙谐的笔调,对世情众生相入木三分的描写和针砭,已然成为一座刻满斑驳印记的历史文化丰碑,走过两百多年沧桑翻覆的剧变历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默默传达着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采和情怀,将“文以载道”的薪火绵绵不绝地传承下去。 二 一犬吠影,每至于百犬吠声 名句的诞生 会有以闺阃1蜚语涉讼者,众议不一。偶与狐言及,曰:“君既通灵,必知其审。”狐艴然2曰:“我辈修道人,岂干预人家琐事?夫房帏3秘地,男女幽期,暧昧难明,嫌疑易起。一犬吠影,每至于百犬吠声。即使果真,何关外人之事?” ——卷十·如是我闻四 完全读懂名句 1.闺阃:妇女居住的内室。阃,音“kǔn”,内室。 2.艴然:生气不悦的样子。艴,音“fú”,不悦。 3.房帏:指寝室。 语译:刚好有人因家庭纷争而打官司,众人对此事皆有不同议论。蔡某碰巧与狐狸谈及此事,说:“你既会通灵,想必知道内情。”狐狸十分恼怒,说道:“我是修道之人,哪里会干预别人家的事?况且闺房内部,男女幽会之事,本来就暧昧不明,容易起嫌疑。这就像一只狗因影子而吠叫,其他的狗听到了也随之嚎叫。即使真的有这件事,又与外人何干呢?” 名句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蔡某,每次经过南山楼下,就有一老人邀他弹琴歌唱,并一同喝酒。渐渐地,两人熟稔起来。时日久了,蔡某察觉到他是一只狐狸。然而两人私交甚笃,狐狸不避讳地承认了,蔡某也不感到畏惧。正好当时有个家庭公案,邻里间议论纷纷。蔡某虽然眼盲,却禁不住内心好奇,想借狐仙的法力,一探事情真相。狐狸在盛怒之下说出“一犬吠影,每至于百犬吠声”,说明像这类八卦,往往是因为大家的好奇心与胡乱猜测而使谣言漫天。他更骂道:“逞一时嘴快,甚至加油添醋地谈论这些他人的私事,这不仅伤了天地间的和气,当事人难以辩白,若因此抑郁而终,岂不是又造了冤孽?这又怎会没有业报?没想到这种事你不但没有掩耳不听,还想找我打探虚实!难道失明还不够,你还想被割舌头吗?”说完愤而离去。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故事借由盲人蔡某与狐狸的互动,点出人性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弱点,也通过狐狸之言,警惕爱嚼舌根的人切记谨言慎行。否则恐怕就如狐狸所说,在阴间的刀山剑树上,应该会为这种人留一个位置吧! 历久弥新说名句 魏国大臣庞恭陪同太子至赵国当人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若有人说闹市中有老虎出现,大王您会信吗?”魏王答:“当然不信。”庞恭又问:“若有两个人呢?”魏王顿了顿:“我会有点怀疑。”庞恭再追问道:“若是有三个人都这么说呢?”魏王过了一会儿才承认:“我会相信。”这时庞恭才点明他这么问的用意:希望魏王勿听信小人谗言。然而等庞恭回魏国后,却连魏王一面都见不到了。(《韩非子·内储说》)可见谣言经过多人散播,若未止于智者,很容易使得人心惶惶、互相猜忌。 台湾歇后语中亦有类似语句:“讲一个影,就生一个子。”说明绘声绘影,本来没有的事却莫名其妙地发生了,速度之快,令人徒增困扰。静思语录中亦言:“口说好话,如吐莲花;口说坏话,如吐毒蛇。”一句话同两面刃,既能伤人又能助人,端看你如何使用它。 一 《阅微草堂笔记》背景简介 《阅微草堂笔记》作者为清朝乾隆年间的一代文宗、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的纪昀。纪昀,字晓岚,谥号文达。他学问渊博,才思敏捷,是有清一代**的才子,也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通过音韵、训诂、辑佚、校勘、辨伪等方法考证经史的“乾嘉学派”代表人物。乾隆三十八年至四十七年,他以总纂修官的身份,与陆锡熊一起主持我国现存规模*大的官修丛书《四库全书》的编纂,又在“考校原书,详为厘定”的基础上撰成《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二百卷,“进退百家,钩深摘隐,各得其要指,始终条理,蔚为巨观”,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纪昀出身于书香世家。十一岁时,父亲纪容舒进京为官,在城南虎坊桥购买清初名将岳钟琪旧宅居住,纪昀随父迁居,在这所宅院中度过了六十多年时光。在这所宅第里,阅微草堂是纪昀*常用的书房,他曾为之题诗曰:“读书如游山,触目皆可悦。千岩与万壑,焉得穷曲折。烟霞涤荡久,亦觉心胸阔。所以闭柴荆,微言终日阅。”“阅微”出自*后一句,意思是阅读精深微妙的言语,体会隐藏在背后的深刻道理。后来人们则以“阅微草堂”来代指纪昀的**。 《阅微草堂笔记》是他晚年的作品,为《滦阳消夏录》《滦阳续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五种笔记的合 集,历时十年陆续撰成,凡二十四卷,一千一百多则,既有作者的童年见闻、家世亲族纪事、亲朋好友的逸闻趣事、为官时对宦情世态的感受、波折怅惘的爱情与人生,又有听人讲述的奇闻异事,还有作者对一些不解之谜的考证,天文地理、人伦道德、三教九流、世相百态、典章文物、思想学术、官场浮沉、民俗物产、边地风情、医卜星相、鬼狐精怪……无所不包,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广度、深度均为同时代同类作品之翘楚。 《阅微草堂笔记》的创作风格继承了魏晋志人志怪小说的特点,采用白描手法,简淡质朴,信笔写来,不求文辞华美,没有过多的场景和细节描写,评论也浅显易懂,力避晦涩。由于身为以考据见长的“乾嘉学派”**,纪昀在创作《阅微草堂笔记》时,着力追求一种“纪实体”效果,不但作品中出现的人名、地名、风土人情多是有据可查的,对于一些寄寓劝惩的鬼怪故事,也多冠以“某某言”的名义,作为一种对见闻的记录,至于“某某言”的内容是否匪夷所思,又或者暗合某人某事,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这与当时流行的另一本以谈狐说鬼而闻名的《聊斋志异》截然不同。《聊斋志异》情节曲折,人物刻画细致,所传达的情感浓烈真挚、可歌可泣,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但纪昀本人却对这种文风不以为然,批评《聊斋志异》为“才子之笔,非著书者之笔也”,认为小说创作“既述见闻,即属叙事,不比戏场关目,随意装点”,像《聊斋志异》那样的作品虚构性过强,不合事理,无法令人信服。然而这并不代表《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价值不高。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道:“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 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位高望重以传者矣。” 纪昀著《阅微草堂笔记》,虽托名为消遣自娱,其实字里行间,抹不去他出于忧时伤世而渴望挽救清王朝于危机初露时刻的意图。他所处的乾隆时期虽号称“盛世”,实际上已经潜藏了重重危机。不但官僚**寡廉鲜耻,以贪腐为务,乾隆朝实行的文化高压政策也引起告密之风盛行,广大士人为求避祸,不再致力于经国济世之学,也不再对世道人心、社会现实发表自己的见解,民众之间人情冷漠,社会日趋封闭保守。纪昀在几十年的观察中敏锐地感受到王朝的没落气息,即使无力在朝廷政务中力挽狂澜,也做不到对国运的颓落置之不理,只好通过齐谐志怪的笔记,貌似荒诞奇诡的传闻,鬼狐精怪的故事,幽默又辛辣的讽刺,曲折地表达心中的忧思和热望,以期“于人心世道亦未尝无所裨欤”。 许多故事针对当时社会不通的礼法、荒谬的习俗、百弊丛生的世态进行“劝惩”, 现在读来,仍会对读者造成强烈的震撼,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阅微草堂笔记》面世之初即十分受欢迎,每成一书,索观众多,甚至出现“属草未定,遽为书肆所窃刊”的情况,乃至“梨枣屡镌,久而不厌”。 在《阅微草堂笔记》的带动下,出现了一大批类似的笔记体作品,如许元仲的《三异笔谈》、乐钧的《耳食录》、俞樾的《右台仙馆笔记》等,然而均无法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肩。蔡元培先生将其视为与《聊斋志异》《红楼梦》并肩的清代三大流行小说之一,并在一九一八年会文堂书局详注本即将刊行之际为之作序,认为“从此,纪氏之书将益受普通人欢迎矣”。实际情况也正如蔡先生所言,自 一九一八年以来,不但国内出版社纷纷出版多种形式的《阅微草堂笔记》,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俄国、意大利等**也先后对其进行翻译出版。《阅微草堂笔记》以其丰富的内容,质朴清新的文风,幽默诙谐的笔调,对世情众生相入木三分的描写和针砭,已然成为一座刻满斑驳印记的历史文化丰碑,走过两百多年沧桑翻覆的剧变历程,走出中国,走向世界,默默传达着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采和情怀,将“文以载道”的薪火绵绵不绝地传承下去。 二 一犬吠影,每至于百犬吠声 名句的诞生 会有以闺阃1蜚语涉讼者,众议不一。偶与狐言及,曰:“君既通灵,必知其审。”狐艴然2曰:“我辈修道人,岂干预人家琐事?夫房帏3秘地,男女幽期,暧昧难明,嫌疑易起。一犬吠影,每至于百犬吠声。即使果真,何关外人之事?” ——卷十·如是我闻四 完全读懂名句 1.闺阃:妇女居住的内室。阃,音“kǔn”,内室。 2.艴然:生气不悦的样子。艴,音“fú”,不悦。 3.房帏:指寝室。 语译:刚好有人因家庭纷争而打官司,众人对此事皆有不同议论。蔡某碰巧与狐狸谈及此事,说:“你既会通灵,想必知道内情。”狐狸十分恼怒,说道:“我是修道之人,哪里会干预别人家的事?况且闺房内部,男女幽会之事,本来就暧昧不明,容易起嫌疑。这就像一只狗因影子而吠叫,其他的狗听到了也随之嚎叫。即使真的有这件事,又与外人何干呢?” 名句的故事 有一个盲人蔡某,每次经过南山楼下,就有一老人邀他弹琴歌唱,并一同喝酒。渐渐地,两人熟稔起来。时日久了,蔡某察觉到他是一只狐狸。然而两人私交甚笃,狐狸不避讳地承认了,蔡某也不感到畏惧。正好当时有个家庭公案,邻里间议论纷纷。蔡某虽然眼盲,却禁不住内心好奇,想借狐仙的法力,一探事情真相。狐狸在盛怒之下说出“一犬吠影,每至于百犬吠声”,说明像这类八卦,往往是因为大家的好奇心与胡乱猜测而使谣言漫天。他更骂道:“逞一时嘴快,甚至加油添醋地谈论这些他人的私事,这不仅伤了天地间的和气,当事人难以辩白,若因此抑郁而终,岂不是又造了冤孽?这又怎会没有业报?没想到这种事你不但没有掩耳不听,还想找我打探虚实!难道失明还不够,你还想被割舌头吗?”说完愤而离去。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故事借由盲人蔡某与狐狸的互动,点出人性喜欢窥探别人隐私的弱点,也通过狐狸之言,警惕爱嚼舌根的人切记谨言慎行。否则恐怕就如狐狸所说,在阴间的刀山剑树上,应该会为这种人留一个位置吧! 历久弥新说名句 魏国大臣庞恭陪同太子至赵国当人质。临行前,庞恭对魏王说:“若有人说闹市中有老虎出现,大王您会信吗?”魏王答:“当然不信。”庞恭又问:“若有两个人呢?”魏王顿了顿:“我会有点怀疑。”庞恭再追问道:“若是有三个人都这么说呢?”魏王过了一会儿才承认:“我会相信。”这时庞恭才点明他这么问的用意:希望魏王勿听信小人谗言。然而等庞恭回魏国后,却连魏王一面都见不到了。(《韩非子·内储说》)可见谣言经过多人散播,若未止于智者,很容易使得人心惶惶、互相猜忌。 台湾歇后语中亦有类似语句:“讲一个影,就生一个子。”说明绘声绘影,本来没有的事却莫名其妙地发生了,速度之快,令人徒增困扰。静思语录中亦言:“口说好话,如吐莲花;口说坏话,如吐毒蛇。”一句话同两面刃,既能伤人又能助人,端看你如何使用它。
    目录
    【目录】 天地无心,视听在民 003 人心一动,鬼神知之 006 天地鬼神,恒于一事偶露其巧,使人知警 009 巧者,造物之所忌。机械万端,反而自及,天道也 012 人心愈巧,则鬼神之机亦愈巧 015 凡阴邪之气,遇阳刚之气则消 018 海客无心,则白鸥可狎 021 心无余闲,则一切爱根欲根无处容着,一切魔障不祛自退矣 024 非礼之祀,鬼神且不受,况非义之祀乎? 027 知为妖魅所惑者,皆邪念先萌耳 030 悍戾者必遇其敌,人所不能制者,鬼亦忌而共制之 033 胜妖当以德,以力相角,终无胜理 036 心定则气聚,心一动则气散矣 039 人知兆发于鬼神,而人事应之;不知实兆发于人事,而鬼神应之 042 大抵名愈高则责愈严,术愈巧则罚愈重 045 惟愚故诚,惟诚故鬼神为之格 048 鬼神之故,有可知有不可知,存而不论可矣 051 庶女呼天,雷电下击 054 自恃可为,遂为人所不敢为,卒至溃败决裂 057 世故太深,则趋避太巧耳 060 缁衣黄冠,或坐蜕不仆;忠臣烈女,或骸存不腐,皆神足以持其形耳 063 一切世事心计,皆出古人上 066 天地无心,视听在民 069 肴酒必丰,敬鬼神也;无所祈请,远之也 072 祸患常生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 075 天下之大,孰肯以真形示人者 闻之者足以戒 081 即求而得之,亦必其命所应有,虽不求亦得也 084 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 088 夫死生数也,数已尽矣,犹以小术与天争,何其不知命乎? 091 顾天地生财,只有此数。此得则彼失,此盈则彼亏 094 人能事事如我意,可畏甚矣 097 **必有,然必非今之卖药道士;佛菩萨必有,然必非今之说法禅僧 100 食人之食,不可不事人之事 103 取非所有者,终不能有,且适以自戕也 106 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 109 一犬吠影,每至于百犬吠声 112 事太便宜,必有不便宜者存 115 必当为者而亦不为,往往坐失事机,留为祸本 118 情有所牵,物必抵隙 121 凡反间内应,亦必以同类,非其同类,不能投其好而入,伺其隙而抵也 124 凡事不可载入行状,即断断不可为 128 骨非**所能换,缘亦非情好所能结 132 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面如土 136 君弃其结发而昵我,此岂可托终身者乎? 139 现身说法,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143 矫枉过直,顾此失彼,本造福而反造孽,本弭事而反酿事 147 人莫踬于山,而踬于垤 150 以智勇之略,败于意外者,其数在天,不得而尤人。以驽下之才,败于胜己者,其过在己,亦不得而尤人 153 古人嫌隙,多起于俳谐。不如并此无之,更全交之道耳 157 利旁有倚刀,贪人还自戕 种桃李者得其实 163 惜一猛虎之命,放置深山,不知泽麋林鹿,劘其牙者几许命也 167 义所当报,不必谈因果 170 儒释之宗旨虽殊,至其教人为善,则意归一辙 173 大抵无往不复者,天之道;有施必报者,人之情。既已种因,终当结果 176 无心布施,功德*大 179 种桃李者得其实,种蒺藜者得其刺 182 业有满时,则债有还日 185 人不入山,虎豹焉能食;舟不航海,鲸鲵焉能吞? 188 以三生论因果,惕以未来;以一念论因果,戒以现在 191 知刻酷之积怨,不知忠厚亦能积怨也 195 利人脩脯,误人子弟,谴责亦*重 198 刑赏有所不及,褒贬有所弗恤者,则佛以因果劝人善,其事殊,其意同也 202 捐身锋镝,轻若鸿毛 205 劫数人所为,非天所为也 208 天定胜人,人定亦胜天 211 其福正以其蠢也 215 愚者恒为智者败,而物极必反,亦往往于所备之外,有智出其上者,突起而胜之 218 黄泉易逝,青史难诬 222 能与贫人共年谷,必有明月生蚌胎 225 恃其钱神,至能驱鬼,心计可谓巧矣,而卒不能逃幽冥之业镜 229 小慈是大慈之贼 举世尽从忙里老 235 公爱民乃好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 238 非惟私情为障,即公心亦为障 242 君子义不负人,不以生死有异也;小人无往不负人,亦不以生死有异也 245 仕宦热中,其强悍者必怙权,怙权者必狠而愎;其孱弱者必固位,固位者必险而深 248 故君子之于世也,可随俗者随,不必苟异;不可随俗者不随,亦不苟同 251 盖棺以后,论定犹难。况乎文酒流连,唱予和汝之日哉 254 家庭骨肉,当处处留将来相见地也 257 举世尽从忙里老,谁人肯向死前休 260 不见可欲故不乱,见则乱矣 263 不求幸胜,不求过胜,此其所以终胜欤? 266 以势交者,势败则离;以财交者,财尽则散 269 心心在一艺,其艺必工;心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272 曾经极乐之境,稍不适则觉苦;曾经极苦之境,稍得宽则觉乐矣 275 祖父之积累如是其难,子孙之败坏如是其易也 278 用兵者务得敌之情 281 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 世情万变 287 凡人白昼营营,性灵汨没。惟睡时一念不生,元神朗澈 290 《春秋》责备贤者,未可以士大夫之义,律儿女子 293 误而即觉,是谓聪明;觉而不回护,是谓正直 296 满腹皆书能害事,腹中竟无一卷书,亦能害事 299 以讲经求科第,支离敷衍,其词愈美而经愈荒;以讲经立门户,纷纭辩驳,其说愈详而经亦愈荒 302 儒者著书,当存风化,虽齐谐志怪,亦不当收悖理之言 305 好花朗月,胜水名山,偶与我逢,便为我有 308 世情万变,治家者平心处之可矣 311 盖怨毒之念,根于性识,一朝相遇,如相反之药,虽枯根朽草,本自无知,其气味自能激斗耳 314 昨为楼上女,帘下调鹦鹉;今为墙外人,红泪沾罗巾 317 相见不相亲,不如不相见 320 迹似“赠以芍药”,事均“采彼蘼芜” 323 酒有别肠,信然 327 所见异词,所闻异词,所传闻异词,鲁史且然,况稗官小说?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