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发明的故事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发明的故事

  • 作者:房龙 著;秦立彦 译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70999
  • 出版日期:2021年06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48.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本书要讲的不是什么高科技、现代化的发明,而是那些基本的发明:件衣服、根绳子、座桥、只杯子、座房子,当然也有个听诊器、辆汽车、列火车、架飞机、条电报电缆、副眼镜等。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东西,初却是不容易被发明的。 人是如何创造这些奇迹的呢? 一般动物也有简单的“发明”,但人类的发明不同于动物的“发明”。人类的发明会不断改进和创新,动物的“发明”只是机械的重复。在残酷环境的逼迫下,人尽可能地运用大脑,逐渐懂得把手、脚、嘴、眼、耳等身体器官中蕴藏的力量无限扩大,如用棍棒增强手的力量,用轮子扩展脚的功能,用扩音器增强嘴的力量,用飞行器将人类的活动领域扩展到空中,这些发明创造实际是人的身体的延伸。 从这个意义上说,《发明的故事》是一部人类征服世界以及战胜自我的简史。
    文章节选
    座房子 还有一个发明,也跟人想增强皮肤的抵抗力有关,其性质却很不同。 我们固然可以轻易地说,它也是源于人力图保护身体、抗热御寒。但这不完全正确。皮肤的这种奇怪替代品,我们称为房子。在造房子时,别的因素也掺杂进来。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同其他动物相比,所有哺乳动物都习惯于照料孩子更长时间。为此它们需要一个**所在,全家人能在一起待两三个月,儿女可以学会父母生存的基本技能,直到它们足够大了,强壮了,能自立门户。 起初人类在树洞中或由水冲出的洞中安身。海洋退却,河流退入狭窄的河床,河床的高度比从前低了三四十英尺。这时洞穴就空出来,可供人类居住。 但这些原始的家令人不敢恭维。它们里面还住有几百万只蝙蝠,因为这些黑暗洞穴几乎不见阳光。更糟糕的是,剑齿虎、大熊等现已灭绝的物种,当时也自认为是极有资格的房客。我们发现,这些洞中厚厚的尘土深处,人类骸骨与动物骨骼混杂一处,述说着可怕的故事。这种地方,今天我们甚至不会让猪住进去,但当年为了争夺它,还曾发生过恶斗。 所以洞穴没有流行多久。其中几个被留作拜神之所,但一旦有人发现如何建造洞穴的替代物,或用现代话说,一旦他盖了“房子”,绝大多数洞穴就被摈弃了。 在后来寻找抗寒御热办法的过程中,人类发明了些极为奇怪的玩意儿。在世界上有的地方,人用冰块盖房子。在有的地方,人用树枝编织成房屋,上面盖上草和叶子。 原始的房子是单坡屋。它保留至今,是猎人夜晚时应急的临时栖身地,也是南美洲和澳大利亚某些文明程度不太高的土著人的仅有住所。 之后是用烤(晒)干的泥巴建造的房子,上面盖着稻草。然后是粗糙木结构的房子,它发展成了所称的干栏建筑,出现在世界很多地方,在某些有大量河流、湖泊的热带地区至今广为应用。 人们曾以为,修这些踩着高跷的房子主要是为了**。但还有一个考虑是让人们走入水中。开始追求体面,实际上就是文明的萌芽。其早出现的迹象之一,就是人类希望自己身体清洁,衣服和周围环境也干净。美国人坚持要有浴室、下水道,因此被欧洲人笑话。我们有时也许做过了头。雅典不是一个破烂不堪的城市,尽管街上的猪也是垃圾清理员。中世纪的巴黎为知识和艺术做出了重大贡献,却没在卫生上浪费太多时间或**。但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个地方因后院整洁而引以为傲,而另一个地方,一家人欣然与粪肥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那还是住在前者更舒服些。 2万年前,人们似乎就跟今天一样���道这一点。那些比别人更讲究的人,开始在离岸50英尺或100英尺远的地方盖房子。头上的屋顶保护住在里面的人不受日晒雨淋,下面的水是扔弃垃圾的场所,小鱼则扮演白衣清洁工的角色。堪称理想组合。 这同以前相比是重大改进。然而为了更**,人们仍不得不共居一处。但随着生存问题变得没那么紧迫,人们又走出了第二步,发现了隐私的魅力和其精神优越。 隐私是人类的财富之一,不幸的是它代价高昂。它是只有富人才能享用的**品。一旦某家族或某民族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富足,就会马上鼓噪起来,要求兑现“不被打扰”这一神圣权利。单栋房子就是这样盖起来的。 在这样的富足时期,人们不会想到共用一个家,正如我们不会想到共用外套或牙刷一样。偶尔地,如古罗马的情况,每当一个太小地方聚集了太多奴隶,公共住宅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穷苦的农夫来到大城市,希望这里的处境能比饱受战乱的乡下好一点儿。罗马人觉得让这些农夫住在黑暗的土屋就够不错的了。但拥挤在土屋中的农夫从来不喜欢这些憋闷的简陋房子,也从未在贫民窟扎根。一旦有机会,他们就回到“独门独户”的生活中。 中世纪时,欧洲的某些地区特别尊重人的住宅。“我的家就是我的城堡”并非空言,而是作为政治主张被写入不止一个大宪章中。 但在我们所处的当代,位置方便的煤矿口附近或有利可图的港口沿岸,建起了庞大的工场,迫使人们回到那古老的居住方式(它本属于穴居人,后因配不上体面人而被放弃)。结果,西方大城市成了人造皮肤的庞大堆积物,这些“人造皮肤”一层摞一层,全不顾及个人的神圣隐私权,每个公民的独处面积跟沙丁鱼一样大。 幸好世界正在发生巨变。各处的人们都在公开反抗着人类蚁山这一堕落环境。大多数家庭还太穷,只能在石头或木头建造的五层楼里有一两个房间,必须跟几百个垂直方向的邻居分享睡觉和吃饭场所。但那些有条件的人则发展出了一种新居住方式,大大优于其祖先,堪与某些鸟类媲美。他们迁徙。他们有两种住所。一种位于亚热带地区,可以过冬,免受凛冽的北风。另一种在北方森林中,夏天的月份里,当酷热把高楼林立的城市街道变得如同地狱街道,他们可以到那里避暑。 希望有朝一日,几乎人人都能随季节而来回迁徙。现在这似乎只是梦想。但在美国,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正将此梦想变成现实。 1万年后,我们的后人也许会觉得,至少单纯从居住问题上看,20世纪的人仍是湖居者、穴居者的同时代人。纽约和芝加哥的废墟会让他们认定,那些石头、钢铁的垃圾堆,大概是在石器时代后半期修建的。 找到抵御风霜雨雪之处是一回事,但让住所暖和就不太容易了。
    目录
    房龙小引…… 前言 第1章 人,*** 第2章 从兽皮到摩天大楼 第3章 驯服自然的手 第4章 从脚到飞行器 第5章 形形色色的嘴 第6章 鼻子 第7章 耳朵 第8章 眼睛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