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QQ咨询:
有路璐璐:

另起的新文化运动

  • 作者:袁一丹
  • 出版社:北京三联出版社
  • ISBN:9787108072368
  • 出版日期:2021年10月01日
  • 页数:0
  • 定价:¥69.00
  • 猜你也喜欢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现代文学史一贯把《新青年》标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然而鲁迅在《热风·题记》中却说,“新文化运动”是讥嘲《新青年》的人“另起”的名目,随后“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本书从名与实的缝隙切入,追问“新文化运动”一词何时出现,是谁的发明?又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身上?“五四”与“新文化”是如何被“焊接”在一起的?从而重审文学革命、“五四”与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历史逻辑。 本书采取的研究策略,不是用“另一个”起点来对抗原有的起源神话。“另起”是动态的过程,新文化、新文学的“起点”本是复数的。每个事后追认的“起点”都对应着一种运动方案、一种历史评判及一种文化远景。 新文化运动作为“起点”的标志性意义,从长时段看,终体现在语言文字的变革上。“五四”文学革命,亦可视作一场漫长的读写革命。从不同角度探讨汉字存废及阅读方式、书写习惯的变化,未尝不是松动“起点”的另一种方式。
    文章节选
    引言 松动的“起点” 一 任何一种历史叙事都需要指认一个起点,起点本身即包含着叙述者的意图与方法。所谓“另起”,并非用一个起点去置换另一个起点,用新的历史叙事去推翻已有的历史叙事;恰是要并置不同的起点,对勘历史叙事的不同版本。 并置不同的起点,通过文本对勘重构历史(history though textual criticism),是为了对抗“起源”的神话。按萨义德(Edward W. Said)的区分,“起源”(origin)掩盖差异,是的;“开端”(beginnings)凸显差异,是复数的。“起源”是神学的、神秘的、有特权的;而“开端”是卑微的、人造的、不断被检验的。从单一的起源中可以“离析”出多重的开端。在历史开端处发现的不是起源的同一性,而是种种人事的不一致、不协调。“开端”中隐伏着复数的起点、复数的历史时间、复数的个体经验,它有意挑战“起源”的权威,不断制造出另一个起点。 我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始于2008年。硕士论文《“新文化运动”发生考论》即处理新文化的“起点”及运动过程。现在回过头去看,有点佩服自己当初的勇气。事实上,自己并没有能力重构五四新文化的总体图景。当时的勇气,可能源于确信自己找到了一个特别的入口。从这个入口进去,仿佛能窥见一点微光,由此辟出新的论述空间。 这个选题有一定的偶然性。据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有“一个**”(五四运动),“两个基本点”(周氏兄弟)。选题时不知道去哪儿找题目,索性从《鲁迅全集》读起。没想到运气不错,《全集》卷还没有翻过半,就瞥见《热风·题记》中的一段话。鲁迅说“五四”以后,之前讥笑、嘲骂《新青年》的人,“另起”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名目,叫“新文化运动”,后来又把这个名目“反套”到《新青年》身上。按鲁迅的说法,《新青年》与当时所谓的“新文化运动”不是一回事。这有点违背文学史的常识,现代文学史一贯把《新青年》标记为新文化运动的起点,新文化运动不就是《新青年》同人提倡的,以北大为策源地的文化运动? 由鲁迅《热风·题记》里的这段话,我生出几个疑问: 《新青年》提出的“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与当时所谓的“新文化运动”究竟是什么关系?鲁迅之外,其他《新青年》同人怎么看“新文化运动”这个名目? “新文化运动”这个词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到底是谁的“发明”? “新文化运���”这个名目如何被“反套”在《新青年》头上? 硕士论文中隐含的方法论意识:一是对于语词的时态的敏感,用现在进行时的“新文化运动”取代过去完成时的新文化运动;二是浑朴的过程的观念,追问“五四”与“新文化”是如何“焊接”在一起的;三是倾听不合时宜者的声音,关注新文化的排斥机制及自我压抑的面向。以语词、过程、个体为支点,撬动固有的起点。 通过考察胡适、陈独秀、周作人等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态,我发现,至少在1920年代前期,《新青年》同人普遍认为所谓“新文化运动”是在文学革命、思想革命之外“另起”的事业。“新文化运动”一词出现在“五四”以后,即1919年下半年。这个词的发明权,主要归功于以梁启超为首的研究系。 逐页翻检“五四”前后研究系掌控的北京《晨报》《国民公报》及上海《时事新报》,我得到的基本印象是,“新文化运动”表面上是作为政治运动的反题出现的,但骨子里是一种泛政治运动,承担着为政党政治造血、换血的功能。“五四”前后文化与政治的共生关系,构成一个莫比乌斯带(Mobius strip)。当把正反面扭转为一个单侧曲面,其间存在一个“拧劲”。“五四”释放出的社会能量及“新文化运动”的裂变,即隐藏在文化与政治这个“不二之面”构成的“莫比乌斯带拧劲”当中。 重新翻看2008年撰写的硕士论文,站得住脚的或许就是这篇论点的“起点”,即从鲁迅《热风·题记》里无意间发现的历史缝隙。但写论文光靠灵光一闪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用无可辩驳的证据说服别人。我当时没有能力从这条缝隙深入进去,把从历史现场拾得的碎片,拼成一幅新的图景。 语文学家奥尔巴赫(Erich Auerbach)从方法论的意义上特别强调“起点”(a point of departure/Ansatzpunkt)之于历史综合的重要性。他认为“起点”的发现多凭个人的直觉,因而基于内在视点的综合历史(a synthetic history from within)也只能寄希望于个人。“起点”好比是研究者掌控的“手柄”。一个别致的起点,足以撼动整个历史图景。光有总体史的抱负与轮廓是不够的,必须沿着起点指示的路径,寻求可以深描的现象。理想的起点应该既是具体而精准的,又具有向外辐射的潜力。对历史概念的词源学考辨,对经典文献的拆解与重构,对个人前史的打捞与修复,都可以成为通向自内而外的历史综合的跳板。 二 我写完硕士论文后,仍旧没有解决的困惑是: 我们有没有可能在“常态”下,纯粹从学理的动机出发,凭借研究者有限的个人经验,重新认识“五四”、认识“新文化”?此前关于“五四新文化”的叙事模式,都形成于历史的危机时刻。成功的“改写”,“势”大于“理”。我们这代学院体制培养出来的“新青年”,连个人的故事都乏善可陈,怎能讲好“新文化”从哪里来、往何处去这样的宏大叙事?“历史”对我个人而言,好像被缝合得严严实实。你很难动摇他人心中的定见,即便你用绣花针挑破一条缝,有可能由此撕开历史图景的一角。 重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史,困难之处还不在于历史场景的还原。时至**,我们完全有能力寻觅、堆积更多的历史细节,把故事讲得无比繁复、细腻。我感到真正的困难,恰在于胡适所谓的“价值重估”,如何回应中国当下的思想氛围,重新检讨五四一代的立场,进而重估新文化的价值内核。没有一个新的价值旨归,大概只能复述或修补原有的叙事模式,不可能把新文化如何发生的故事讲出什么大的新意来。 “五四”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基石。长期以来这块奠基石过于稳固,以致我们忽略了它的存在。当“五四”的历史定位逐渐松动,变成一块“滚石”时,既给学科带来****的思想危机,而在危机中或也蕴涵着自我更新的生机。 对现代文学研究者而言,围绕“五四”的思想论辩,与其说是枪口一致对外的保卫战,毋宁说是“**之我”与“昔日之我”的较量。发言者需根据当下的社会氛围,纠偏除弊,适时调整自家立场。现代文学研究者既是“五四”遗产的继承人、保卫者、辩护士,也应直面“五四”近百年来的历史后效,在与反对者、调和派的思想对垒中,将何谓“五四”重新问题化,从而**出新的时代命题。 在专业领域内隐然有两类“五四”言说,或将其视为历史事件去勾描,或将其作为价值立场展开攻防战。前者对“五四”的理解偏实体化,后者则试图发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未实现的可能性、未兑现的口头支票。所谓回到“五四”,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回到未来,去重温五四人对中国未来、世界未来的想象与规划。返回历史现场,不仅是为了搜寻那些散佚的历史细节,更是为了激活“五四”之于当下中国的思想功能。以“五四”为后视镜(rear-view mirror)给未来导航,我们透过这个后视镜审视现在,倒退着驶入未来。 在当代中国的主体建构过程中,传统资源的复活固然重要,但离不开“五四”这一**剂。问题在如何创造性地转化“五四”的思想遗产,而不是当“五四”好像从未发生过。当“五四”逐渐从历史的光源变为黑洞,部分丧失其政治正确性时,恰是“五四”的精神遗产与当下中国发生化学反应、再度活化的契机。
    目录
    引言 松动的“起点” 章 “新文化运动”的名与实 一 “反套”在《新青年》上 二 “五四”:“文化”还是“武化” 三 研究系与北大派:“争个你偏我正” 四 学衡派的张冠李戴 第二章 新文化的运动机制与权势落差 一 纵的持久与横的扩张 二 文化运动与地方新政 三 新文化的金字塔 第三章 新文化人的自我改造 一 从“半侬”到“半农” 二 “耻辱的门” 三 陆沉中的自我救赎 四 “瓦釜”之声 五 “战士”与“文娼” 第四章 交换广告中的新文化联盟 一 新文化的“地方代理” 二 “五四”前后的杂志联盟 三 阅读共同体 四 民初杂志界 第五章 重构文学革命的前史 一 后之因还是个别之因 二 科学救国抑或文学救国 三 视同“阑尾”的《去国集》 第六章 作为社交手段的新诗 一 新诗的自我窄化 二 受质疑的送别诗 三 “社会化”的修养 四 诗可以群 五 海外组党的挫败 第七章 新文学家的游戏笔墨 一 《何典》的再出土 二 疑古“废话” 三 从字体到文体 四 “射他耳家” 第八章 创造一种新的可读性 一 系于声气抑或文义 二 亚东版《水浒》与金圣叹批点 三 眼的文学革命 第九章 心理实验与汉字命运 一 文学革命与国语运动的聚光灯外 二 横读与直读之争 三 仪器背后的原理性思考 四 汉字的“格式道” 参考文献 后记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