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张恒春
QQ咨询:
有路璐璐:

张恒春

  • 作者:小河东流
  •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 ISBN:9787504388803
  • 出版日期:2022年08月01日
  • 页数:448
  • 定价:¥98.00
  • 分享领佣金
    手机购买
    城市
    店铺名称
    店主联系方式
    店铺售价
    库存
    店铺得分/总交易量
    发布时间
    操作

    新书比价

    网站名称
    书名
    售价
    优惠
    操作

    图书详情

    内容提要
    长篇小说《张恒春》,通过安徽芜湖一家百年老店——张恒春国药号的兴衰荣辱、沉浮涅槃、顽强拼搏、绝地挣扎,历经二百余年风风雨雨却不倒的坎坷传奇,从一个侧面,生动揭示了漫长的清朝、民国不同历史时期真实的世态面貌、商界博弈及百姓生存况味,给人以创业之艰辛、守业之多蹇、毁业之瞬间等等深层次思考与感慨咏叹。 小说生动详细地讲述了张家老祖从游方郎中起步,然后投师学徒,卖田盘店,崭露头角于当涂护驾墩,然后迁徙投资皖江重镇芜湖,诚信经商,折冲尊俎,与外商内鬼和朝廷官府斗智斗勇,逐步使张恒春国药号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终成为与北京的同仁堂、杭州的胡庆余、武汉的叶开泰这三家全国*大的国药号并驾齐驱之**老店的精彩故事。
    文章节选
    **章 家道变故 挟“康乾盛世”之余威,承皇天后土之眷顾,清代中叶嘉庆年间,朝廷耗费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平定了白莲教起义,烽火硝烟暂息,天下总算大体安定下来。 岂料,黎民百姓刚刚喘了口气,一场来势汹汹的大旱裹挟着瘟疫突袭鲁豫皖三省交界地区,霎时哀鸿遍野,千村寥落,田地荒芜,庄稼绝收,大批灾民背井离乡…… 皖北凤阳府古城老街,靠近关帝庙一家狭小破旧的张恒春药号内,人满为患,混乱嘈杂,过道、门口、屋檐下以及周边主街岔巷都挤满了躺着病人的担架、竹床、躺椅等,还不断有病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体瘦发长,神情疲惫,两眼布满血丝,已有好多天没吃过一顿舒坦饭,没睡过一夜安稳觉的郎中张宏泰身穿粗布长袍,口鼻处扎着防疫布巾,在应接不暇的呼唤声中为病人把脉诊断,发放丸药,忙得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郎中,请你快来给我妈看看���她好像不行了……” “张郎中,活菩萨,求求你先给我儿子看看吧,他才十二岁,是家中的独苗啊!” “爹,爹,爹……你要挺住啊,张郎中的药丸子是仙丹神药,只要吃了药就有救了!” “让开让开,让我们进屋去……我们已等了**一夜了……”屋里屋外的患者及家眷们挤挤攘攘,吵吵闹闹,推推搡搡,差点没把小小的张恒春药号给挤爆了棚,掀翻了顶。 忽然,鸣锣开道声中,一顶绿呢八抬大轿从远处悠悠而来,只见仪仗威严,手执棍棒的衙役皂吏生硬地呵斥着路人,连左邻右舍的看家犬都吓得停止了狂吠……屋外的众人扭头定睛一看,原来是知府老爷曹鸿贵大驾光临。 官轿离药号数十步远就稳稳落了地,那曹知府面扎防疫布巾,只是伸手把轿帘掀开一条缝,探头探脑地朝药号这边张望察看。手下的衙役立马跑到药号门前呼唤:“谁是郎中?府台大人来察看疫情了,快快出来拜见!”正忙得不可开交的张宏泰一愣,只好放下手头的事,离开病人,出门跑到官轿前,先摘下脸上的布巾,然后跪地拜谒:“郎中张宏泰,拜见府台大人!” 曹知府这才掀帘下轿,顺手摘下脸上蒙着的布巾,摆出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慢条斯理地说:“免礼免礼。张郎中,瘟疫来势汹汹,灾情日重啊!闻说你倾其所有,免费救人,其情其义可嘉可勉。本府台颇为感佩,今特亲来察看抚慰……还望你继续竭力救治,有什么困难自有衙门为你做主……” “府台大人,张恒春药号小本买卖,资金微薄,独木难支。我现在用于救人的丹药丸散已枯竭见底,急需银两采购货源,万请大人慈悲为怀,及时接济,否则敝号实难撑持下去呀!……”张宏泰跪地不起,喉咙嘶哑,声泪俱下地再三恳求。 一听说要钱,曹知府随即就委顿下来,两手一摊说:“……唉,现在就是缺钱啊!……再想想法子吧……眼下村村起火,处处冒烟,杯水车薪,实在无可奈何……好好,你忙着,我还要到别处去察看疫情。”他一边敷衍着,一边就要钻进官轿里。 路旁一位乡绅儒者模样的白髯老叟赶紧趋前跪拜道:“府台大人,请容老朽禀报。张恒春药号掌柜张宏泰,虽为外乡人氏,但落地凤阳后,遵规守法,诚实行医,济贫扶弱,多有善举。尤其是此次突遭瘟疫,张宏泰更是广散丹药,分文不取,宵衣旰食,治病救人,可谓华佗再世,扁鹊还魂啊!现在他财物散尽,铺面摇摇欲坠,实难抵抗疫情。恳请府台大人伸手扶他一把,帮他就是帮我们凤阳百姓啊!” 众人闻言,无不感动,纷纷壮着胆子围上前来,黑压压跪倒一片,齐声求告道:“知府大人开恩啊,知府大人开恩啊!……帮帮张恒春,帮帮受灾百姓吧……” 曹鸿贵一时颇为尴尬,摇头晃脑,张口结舌地在轿前转了两圈,终于回过神来,白眼珠一翻,脖子一梗说:“你们怎么冲我来劲了?笑话!如果有钱,难道我不会做人吗?这场瘟疫,来势凶猛,三省七府一百二十多个州县受灾,朝廷哪有那么多的银子、铜板来普降甘霖?我也想帮张恒春,也想帮本土受灾百姓呀,可是钱从何来,物由谁供啊?!” 这个曹知府并非科举出身,肚子里墨水不多,是倚仗着朝廷里有过硬的靠山才混迹官场,鱼肉一方的。但此人正道不行,邪门颇多,满腹花花肠子鬼主意,玩权整人手腕毒辣,处事办案不按常理出牌,却往往能歪打正着,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弄得手下人哭笑不得,都对他很是忌惮。他刚才这番夹棒带刺的官话、痞话加甩锅的话,把众人说得目瞪口呆,一愣一愣的。曹鸿贵趁机钻进轿厢,闭着眼睛喝令道:“起轿起轿,莫耽误我的公事!”衙役挥棒开道,轿夫赶紧起轿,一溜烟而去。 仍然跪在地上的张宏泰和众百姓,愣愣地望着府台老爷的轿子渐渐远去,心里犹如三九天被兜头浇了一盆冰水…… 嘉庆十一年(1806)秋去冬临,皖北。 这是一个西风漫卷,霜染层林,落叶飘零,残蛩凄切,田野里未饱半瘪的苞谷、瓜豆已收割完毕,苍茫大地尽显山寒水瘦的萧瑟季节。 凤阳府古城楼。高大幽暗的拱形门洞里,行人寥落,商贩稀疏。一辆满载死尸的驴拉木轮车,吱吱呀呀碾过凹凸不平的石板甬道,慢悠悠地向郊外驶去。路人惊悚,立马捂鼻掩嘴,唯恐避之不及。赶车的老头满脸病态,形销骨立,神情呆滞,耷拉着脑袋,似乎随时都会颓然倒地,一命呜呼。 肤色黧黑泛灰,脸庞皱纹纵横,面容憔悴,年过半百的郎中张宏泰身穿斜襟土布大褂,腰扎绳带,身后背着沉甸甸行囊从古城楼门洞里经过,认识他或曾得之救助的人都恭敬地礼让,朝他作揖鞠躬。有位身穿破布袍,手拄竹杖,脚蹬芒鞋的白髯老翁上前问道:“张郎中,看你这样子,是要回老家吧?”张宏泰欠身作揖答:“是啊,老人家。药铺撑不下去了,只好回乡另谋生计……”白髯老翁叹了口气,眼噙泪花说:“你这都是仗义疏财,赈灾救人给拖垮的哟……凤阳百姓记着你的大恩大德,菩萨保佑好人……”老翁与众人连连作揖。“承蒙抬举,后会有期……”张宏泰频频还礼,然后转身离去…… 张宏泰高高卷着裤脚,双腿沾满泥尘,手持郎中用的拨浪鼓,头发蓬乱,胡子拉碴,远远地将凤阳古城甩在身后,风尘仆仆走在归乡的旷野小路上。 从凤阳府到江苏溧水县,路途遥迢,山重水复。遇河摆渡,逢山攀登,昼行夜宿,途中逢村过集还得寻诊治病,挣些吃喝投宿的盘缠,漫长的旅程几乎全靠双腿丈量。 又是一个黄昏。西天彤云似火,霞光绚烂,归鸟投林,渔舟唱晚,缕缕炊烟在家家户户的屋顶上缭绕、弥漫开来,消失得无影无踪……自打步入江南鱼米之乡,离家越来越近,丰饶富庶,滋润秀丽,一片葱茏青翠的环境氛围,令归心似箭的张宏泰脑醒目明,神情提振,内心逐渐变得恬静、熨帖而又踏实。 江苏溧水县柘塘镇泗庄。 一户普通农家小院前,看门的大黄犬先是汪汪直叫,接着便表现出亲热状,摇头晃脑,尾巴直摇,往来人身上直扑。张宏泰伸手拍拍它的脑袋,刚刚推开虚掩的门扉,就被从屋里冲出来的儿子们团团围住了。“大(爸),真没想到是你回来了……”“大,我还以为要等到过年,我们一家才能团圆哩!”“大,这趟回来,可要多住些日子……”几个儿子七嘴八舌地嚷个不停。紧跟着出来的妻子从丈夫的脸色和神情里好像窥见了一丝难言的恓惶和落魄,似乎估猜到了点什么,但她并不挑明,只是一个劲地催着丈夫:“快快快,快进屋歇息,饭快好了……我再炒几个鸡蛋给你下酒……” 长年孤身在外打拼的张宏泰进屋,卸下背着的行囊,顿感松了口气,一屁股坐在八仙桌旁的长板凳上,稍稍缓了一会儿,身上渐渐有了劲,随口招呼妻子说:“饭等会儿吃,我要先洗澡换衣服。好多天没洗澡,身上难受……”妻子答应着,赶紧去烧热水。 洗完澡,换过衣裳,张宏泰重新在桌旁坐下。大儿子端来饭菜,二儿子拿来酒罐和杯子,刚刚十来岁的三儿子鸣鹿(张明禄)则机灵地将筷子递给父亲。张宏泰心里暖融融的,大半年治病救人抗瘟疫和返乡途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的辛苦劳累,瞬间烟消云散。他捧起酒罐往杯子里斟满酒,定下神来,不无愧疚地说:“唉——,天时不利呀!凤阳府闹旱灾,流行瘟疫,我开的药铺倒板子了,真是铩羽而归啊……” “莫急莫急,天无绝人之路!”正在厨房里忙碌的妻子果然猜中了,心情沉重而又纠结,但还是装作轻松的样子温言劝慰。 张宏泰吃了口菜,忽然想起了什么,扭头朝厨房里喊:“噢,对了,我换下来的衣服,要用开水煮烫,杀毒!”妻子回应道:“是的哦,这些事你不用操心……” 几个儿子端着饭碗皆发愣,望着父亲愕然无语。 张宏泰一边喝酒,一边谈论着皖北的灾情:“……这次凤阳府的瘟疫来势凶猛,你们是没看见哦,那真叫惨不忍睹啊!人一瘟一大片,有的全家死绝,街市上不仅棺材卖光,到后来连卷尸体的篾垫芦席都紧缺。有的人倒在荒郊野外,尸首被狼和野狗啃得只剩下骨头架子……我这个悬壶济世、治病救人的郎中,能不出手相助吗?……” 铅云低垂,风摇树晃,不时有黄叶雨点般飘下,落在空旷杂乱的小院内,仿佛无处不弥漫着忧郁、压抑、萧瑟的气息。 张宏泰并非一介农夫,少时即涉猎岐黄之术,成年后作为游方郎中,足迹踏遍溧水、苏南和皖东南、徽州一带,深受徽文化、徽商遗风的浸染熏陶。稍有积累,他于嘉庆五年(1800)单枪匹马独闯凤阳府,始创“张恒春”药号。所谓“恒春”,乃寄“恒昌久远,妙手回春”之志也。 六年后,就在张恒春药号度过艰难期,步入平稳状态时,凤阳府一带遭遇持久苦旱,瘟疫盛行,尸横遍野。张宏泰多方救济“贫不能求医药者”,制作了大量救急丸散,“广为赠送,以是活人无数”。因散尽薄财,亏损不支,翌年秋末不得不歇业回归老家。他育有三子,当时长子张明歧年已二十二岁,次子张明嶷年方十九,三儿子张明禄才十一岁。明歧、明嶷为人憨厚,因家中略有薄田,一直辛勤耕种,是家里的顶梁柱。秉性机灵聪慧的三子明禄幼入私塾,品学兼优,很受塾师偏爱,老秀才葛润章早就夸下海口:“孺子可教也!日后定能蟾宫折桂,皇榜题名,前程不可限量矣!”可张宏泰时运不济,遭遇大旱瘟疫,为救灾民,家底子被掏空,药号倒闭,捉襟见肘,看来难以供养明禄继续求学,以科考出仕,光宗耀祖了。 粗通文墨、颇有心机和远见的张宏泰在回乡的路上就苦思冥想,怎样寻一条出路,以图东山再起,复兴家业。 妻子忙完手头事,这才端着饭碗上桌来搛菜,张宏泰搛起一块五花腊肉放在妻子碗里:“吃吃吃,你光搛素菜怎么行……”随后,用筷头挠了挠头发花白的后脑勺,默默地呷了一口酒,这才心情抑郁地说:“我年过半百,力不从心了……明歧、明嶷在家种田,是缺不了的人手。三儿今年十一岁,还未成年,读书求功名当然*好,可我们家突遭变故……明歧老大不小的人了,至今尚未婚娶,愁得我夜里都睡不着觉啊……”张宏泰喉头哽噎,说不下去。 懂事的明禄赶紧说:“大,莫难过,念书的事……我听你的话……” 父亲微微点头,咳嗽了几声,稳了稳情绪,两眼定定地望着三儿,道出了心里的盘算:“你毕竟读了几年书,是个断文识字的人。让你种田,我实在心不甘情不愿。思来想去,无路可奔。你还是跟我当游方郎中吧,先学点本事,能自食其力,等长大一点儿,翅膀硬扎些了,再往高处飞……就是不知你肯不肯……”张宏泰忧郁而疚愧地瞥了一眼明禄,满含期待,又似乎于心不忍。 明禄走到父亲跟前,眼里噙着泪花说:“大,我……我愿跟你当郎中。家里的日子不好过……我也应该尽尽力。你在凤阳开药铺,我以后……就跟你学医弄药,争取让家里重新翻身……” “三儿懂事……”张宏泰疼爱地抚摸着明禄的头,“这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哦!” 母亲端着饭碗,含泪叮嘱儿子道:“出门当游方郎中,就不像在家里快活了。要跑路,要吃苦,饱一餐饿一顿,风里来雨里走……可怜三儿才十一岁,要受罪喽!有什么办法哩,咬口生姜喝口醋……” “妈,我不怕吃苦。我要跟大学本事,将来挣钱养你们……”明禄竭力掩饰内心的忐忑不安,笑着安慰父母。他越是这样,上人心里就越是不好过。 “快吃饭,快吃饭!这是好事嘛,有人想当郎中,还当不上哩……”张明禄佯装欢笑地说着,其实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心里还是丢不下想读书的念头…… 事情确定以后,一大早,张明禄经家人同意,用布袋背了三十斤米到邻村的老塾师葛润章家里,向老先生辞别。 走近衰颓的村祠堂,一阵朗朗的读书声从高大空旷而又阴森陈旧的屋里传来:“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张明禄一听就晓得,这是南北朝人周兴嗣编撰的《千字文》。前两天,葛先生还给自己和同窗讲解了这篇课文呢,可今天自己却要退学,无缘上完这堂课了。他多么希望自己仍然是学堂中的一员,坐在这安静整洁,能遮风避雨的私塾里,把书继续读下去呀!可是因为家遇变故,自己不得不中途辍学。今后想坐在课堂里念书的愿望,恐怕再也难以实现了。想到此,张明禄难过得流下泪来,低声抽泣着。 葛润章见窗外有人影晃动,还传来轻微的哭泣声,便拄着拐棍,捧着书,走近窗前一看,不禁愣住了,“咦,这不是张明禄吗,你怎么不进来读书呀?”明禄只好抹抹眼泪,背着米袋子进了屋。 葛老先生见他背着米袋子来了,一开始不知其意,笑吟吟地说:“明禄,你上个月的束脩不是已给过了吗,怎么又……”张明禄将米袋往地上一放,就忍不住伤心地痛哭起来:“……先生,我、我……我今后不能来上学了……”葛先生大惊,忙问:“这是为何?这是为何呀?”“我家……我家遭灾了,没钱供我念书……我要跟大学做游方郎中……”待张明禄流泪说明原因,葛老先生又急又气,将手中的拐棍往地上直捣:“糊涂,真是糊涂啊!你是我教过的*好的学生,将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不在话下,怎能为了挣几个银子就断送无量前程呢?……不行,我要找你父母讲理去……”葛老先生说着就掼下书,要冲出屋去。张明禄赶紧一把抱住先生的腰,哭求道:“先生莫去,先生莫去……我家遭了难,父母也没办法……你老不要气坏了身子……” 葛老先生低头看看明禄,不禁老泪纵横,一只手颤抖地抚摸着他的头,哽咽着说:“你这伢子懂事……既聪明又好学,又能吃苦,又有心��,今后你不管干什么事都会成功的……只可惜,无缘蟾宫折桂喽!”师生俩抱在一起痛哭不止,同窗们也都围上来安慰劝说,问这问那…… 天空晦暗,阴云密布,枯黄的树叶在秋风中凋零。晌午,心事重重的张宏泰赤脚牵着一头牯牛,与肩扛铧犁的大儿子明歧一同出村去耕田。 路过财主唐寅发家门口,忽然被唐财主叫住了,这个外号叫“糖葫芦”见人就笑的矮胖子颠颠地迎上前来,殷勤地套着近乎:“大老表,好久没见到你了,哪天回来的呀?进屋喝口茶再下地吧。”张宏泰晓得他一肚子花花肠子,八成又是想提买田的事,便不冷不热地回道:“莲塘口那几亩地还没耕完,等着下种哩。” “糖葫芦”只好屈尊凑近前去,笑眯眯地小声说:“听说你把明禄的学停了?哎呀,这多可惜哦,那伢子真是块读书的好料子,你们家光宗耀祖的希望全在他身上哩!我晓得,你不就是手头紧了点嘛,只要你脑筋活络一点,把莲塘口那几亩田卖给我,不就周转开了嘛!”他惦记张家莲塘口那四五亩肥田已不是一年两年了,明里暗里,当面或托人提起过多次,出的价钱也不低,但张宏泰始终没松口。那可是祖宗留下的**,要风得风,要水得水,肥得流油,旱涝保收,种什么兴什么,是一家人的命根子,怎么能随随便便卖哩?! 张宏泰坚决地摇摇头说:“我宁愿停伢子的学,也不会卖地。”说罢,牵起牛就走。“糖葫芦”则紧跟着他撵,“你真是一根筋。卖田先救急,等以后伢子金榜题名,荣华富贵了,你再赎回来也行嘛……”“不中不中,那是祖上传下来的活命田,决不能卖。”张宏泰斩钉截铁,头也不回地牵牛朝村外走去。 “糖葫芦”只好停住脚步,沉下脸来,望着远去的背影懊恼地摇头叹气。 秋蝉嘶鸣,碧荷摇曳。村外莲塘口,张宏泰高挽裤脚,身穿粗布背褡,满身泥浆,挥鞭赶着老牛犁田。忽然,一阵叮当叮当清脆悦耳的铜铃声从远处传来,张宏泰不用看就知道,那是挑货郎担走村串户的小贩子大老李来了。 说来寒碜,前些日子在他那里买了两斤盐,拿了些针头线脑的杂货还没给钱哩。果然,眼睛比锥子还尖的大老李,看见张宏泰在莲塘口犁田,就特意绕道走过来,老远就热情招呼道:“张大哥,正忙着啦,怎么没出诊去呀……”“是哦,这两个月腰腿病犯了……吁吁,吁——”张宏泰喝停牯牛,转身答道:“老李来啦……看见你,我就不好意思。欠你的钱,有些日子了,你不提,我心里也急。这样吧,你进村到我家去,家里攒了些鸡蛋,你让伢子他妈拿出来称称,看够不够还钱的。”“哎呀,张大哥真厚道,这点小账还记在心里。”大老李吃到了定心丸,踏实多了,他在田埂上缓缓放下担子,摘下头上的蒲帽当扇子扇,望着已犁了一半的田说:“你家这几块田好啊,泥土黑油油、肥噜噜的,地势高却又靠着莲塘,旱涝保收,掸眼一瞧就让人喜欢。”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读过几年私塾的张宏泰回了句古诗,然后伤感地说:“要是没有这几亩祖田,一家人早就没活路喽……”“日子难过就慢慢捱,只要人勤快,总会时来运转的。再说,你是个呱呱叫的郎中,怕什么?……”闲聊了几句,大老李挑起货郎担颠颠地朝村里走去,张宏泰继续赶牛耕田,不禁自言自语地感叹道:“一文钱,难倒七尺汉哦!明禄儿,但愿你能好好学做郎中,来日发迹,让我们张家彻底翻个身……”
    目录
    目录 千磨万砺出精品(序) \ 001 第 一 章 家道变故 \ 001 第 二 章 游方郎中 \ 013 第 三 章 投师学徒 \ 025 第 四 章 雏鹰亮翅 \ 041 第 五 章 苦涩初恋 \ 050 第 六 章 时来运转 \ 061 第 七 章 天赐良缘 \ 075 第 八 章 土匪绑票 \ 088 第 九 章 博弈秘笈 \ 100 第 十 章 宫廷治痈 \ 111 第十一章 八方应酬 \ 121 第十二章 意外贺礼 \ 130 第十三章 邂逅高人 \ 138 第十四章 招贤纳士 \ 146 第十五章 狭路相逢 \ 158 第十六章 对簿公堂 \ 167 第十七章 国仇家恨 \ 176 第 十 八 章 光宗耀祖 \ 188 第 十 九 章 折冲樽俎 \ 200 第 二 十 章 巧治怪病 \ 217 第二十一章 **聚会 \ 226 第二十二章 痛失栋梁 \ 233 第二十三章 同舟共济 \ 250 第二十四章 侠骨柔情 \ 261 第二十五章 野鹤西去 \ 272 第二十六章 外侮内讧 \ 280 第二十七章 兵变风波 \ 294 第二十八章 孽债纠缠 \ 307 第二十九章 贾道儒行 \ 317 第 三 十 章 爱国义举 \ 329 第三十一章 跑反避难 \ 342 第三十二章 虎穴除魔 \ 356 第三十三章 与狼共舞 \ 367 第三十四章 龙潭潜斗 \ 378 第三十五章 夹缝求存 \ 387 第三十六章 蒙冤忍辱 \ 397 第三十七章 柳暗花明 \ 407 第三十八章 老店涅槃 \ 416 尾 声 \ 426 张恒春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七代谱系(附录) \ 427 徽商典范 桑梓荣光(后记) \ 428

    与描述相符

    100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