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真审题
审题是话题说话的首要环节,只有认真审题、准确审题,才能迅速判断话题范围,并大致形成主题,确定说话的方向。
前面已经介绍过,话题说话的类型大致分记叙和议论两大类。被测人要首先判断自己所说的话题属于哪种类型。如果话题属于记叙类型,就要依据题目要求确定主题,并围绕主题选择材料;如果是议论型话题,就要先确定**观点,然后依据**观点的要求选择论证角度和论证材料。当然,有一些话题所属类��比较模糊,那么,被测者就要迅速做出抉择,是倾向于以论说为主,还是倾向于以记叙为主。我们建议,如果不是特别擅长论说或论辩,就尽量选择以记叙为主,因为一般来说,一旦进人叙事的话语过程中,说话的方向就较为可控。多数人就比较容易打开话匣子,说话就可以流畅地进行下去。
审题时要求认真细致,对题目所蕴涵的要求要准确体会,以形成正确的主题,并恰当选材。例如,《我喜欢的一首歌》、《我*要好的朋友》、《我*尊敬的一位老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件事》、《我的拿手菜》这样的题目,一般来说要求叙述的对象只能有一个或一件。可是有的被测人在说话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题目的这种限制,在组织材料时缺少全面的考虑,只是跟着感觉走,说完了一个人或一件事,一看时间没到,就接着说另一个人或事,这样自然导致结构庞杂,主题含混,影响说话效果和成绩。
还有一些题目表面相近,但有明显的区别,尤其要加以注意,免得有跑题、偏题的倾向。例如《我的父亲》与《我和父亲》这两个题目,表面看起来很相近,不细心体会可能就会做完全相同的处理。其实这两个题目的侧**有较大的差别,前者**人物是“父亲”,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取,都要围绕父亲来做,“我”在其中的地位并不特别重要,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而后一个题目《我与父亲》就不一样了,主题的确定、材料的选取都要紧紧围绕“我与父亲”来做,事件须是发生在我和父亲之间的,是反映我与父亲之间关系的。明确了这样的区别,说话时才能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在审题阶段,除了确定话题范围,还要形成基本的主题。一般来说,对主题的要求有三:一是主题要集中。在一次话题中,只能主要表达一个主题意思,整个说话过程都围绕这个**来组织材料,把话题说深说透;二是主题要正确。所谓正确是指能够正确地进行概括,揭示事物与现象的本质规律。而且与话题、材料及表达方式相一致,共同实现表达目的;三是主题要鲜明,即能够让听话人或测试员听
…… 此书是我们在多年开设教师口语课程的基础上编写的,是山东省高校教改项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下高师中文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编号A05021 主持人曹志平)研究成果,是教育部**批高等院校师范教育类特色专业建设点——曲阜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教学用书,是师范类专业教师口语通识课通用教材。
全书除绪论外,包括上编“普通话能力训练”和下编“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两部分内容。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用语,所以上编“普通话能力训练”主要以普通话与普通话测试为主线,针对普通话语音能力、朗读能力和一般的说话能力进行训练,并对学生进行普通话测试的模拟训练。
下编“教师职业口语训练”主要结合教师的职业特征,进行一般口语能力训练、教学口语能力训练和教育口语能力训练,并着重强化教师口语的艺术性、创造性、综合性的模拟训练,突出其现场感、即兴感。追求口语表达的艺术性,是教师个性魅力、独特风采的外化表现,是其教学理念的*直接呈现,是教师口语训练的*高境界。
本书的写作以能力训练为主,强调实践性及可操作性,注意对新课改理念的输入与强化,注意凸现师范性特色。在系统介绍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我们尤其注意精选了适量的训练材料,供学生在课上或课下训练之用。
教材的编写者都是多年从事教师口语教学、语言学教学的一线教师,能有机会编写这样一部教材,我们的心情既高兴又惶恐。高兴的是可以按照自己的设想编写教材了,但同时我们也深知呈现在眼前的教材一定还存在许多错漏和不足之处,真诚地希望得到大家的批评指正。
本书各章写作的具体分工如下:
秦海燕:绪论、上编一至四章,并负责全书的统稿与审定
刘金文:第五章、第六章
王恩旭:第七章、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