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有路网!
共有图书:7605 项。
资治通鉴皇家读本(全三册) ( ISBN:9787532542796 )
作/译者:陈生玺
定价:¥68.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7.20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旧书VIP用户价:¥25.80
页数:613
中国近代史——世纪文库 ( ISBN:9787532543243 )
作/译者:蒋廷黻 撰
定价:¥14.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5.60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旧书VIP用户价:¥5.30
页数:78
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 本书以恭亲王奕诉及普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公式化方案方案…… 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 本书所开创的学术传统,曾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只是在范文澜、胡绳等人的近代史研究开展之后,这个框架才被完全以意识形态要求必定中国近代史的所谓“新的学术传统”所取代。旧中国史学界,有关近代中国及近代中国对外关系史的著述,几乎半数以上都是“因袭”蒋廷黻的史学观点。 这本书被称为“史办有名的小书”,“学术含量很高”,“在史学界早有盛名”,“众多近代史中力作之一”、“传世之作”,“诺大著作堆垒成的金字塔的塔尖”,“字字珠玑,让人叹绝”,“迄今仍是近代史上的一本经典”,“史学名著”“中国近代史的开山之作”,“比后来大多数同类
作/译者:梁启超
定价:¥3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2.00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11.40
页数:284
《中国历史研究法》和《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是梁启超多年研究历史的治学积累,他自己在《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中说:“蓄志此业,逾二十年。”如果从1901年《中国史叙论》刊布算起,到此书的发表,也“逾二十年”了。梁启超涉猎东西方史学著作,结合中国史书的过去和现状,系统整理,专门讲演,条分缕析,言简意赅,有理论,有方法,有例证,有判断。《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不愧是中国近代史学的名著。其中很多治学经验,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但是,在这二十余年间,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梁启超的思想也有递遭变化。他在编完《中国历史研究法》时,已谓:二十年间,“所积丛残之稿,亦既盈尺,顾不敢自信,不以问诸世”。此书出版不久,又作了“修补及修正”,说是“当我著《历史研究法》时,为这个问题(按指历史的因果关系)着实恼乱我的头脑。我对于史的因果很怀疑,我又不敢拨弃他。……我现在回看这篇旧著,觉得有点可笑。既说‘以因果规律驭历史不可能而且有害’,何以又说‘不谈因果断断不可’?我那时候的病根,因为认定因果规律是科学万不容缺的属性,不敢碰他,所以有这种矛盾不彻底的见解”。如果说,梁启超原来承认“因
老上海的当铺与当票 ( ISBN:9787532542901 )
作/译者:傅为群 撰
定价:¥68.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7.20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旧书VIP用户价:¥25.80
页数:88
本书中收录了近百件珍贵的老当票实物,配以历史照片,碑拓、文献,包括口述历史等,用生动直观的形式向读者演绎了一部老上海百年典当史.充实了旧上海金融史中有关典当史文物展示的重要内容。另外书中附录收集的有关历年典当押店名录、行规及有关政府法令,也便于读者参考查阅。
中国书画研究(精) ( ISBN:9787532543274 )
作/译者:杨仁恺
定价:¥9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36.00
出版日期:2006年03月
旧书VIP用户价:¥34.20
页数:311
《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学稿》一书,约五十余万言,大体上勾出一个轮廓,在大陆和台湾两地分别出版,读者反映有一定的效果,也得到出版界的鼓励。期望多少能反映本人在这方面学习研究的历程。其中有些学术问题还在不断探究之中,所谓“学海无涯”,权作引玉之砖。
在编印出版全集之前,先期将过去的部分文稿再次选印面世,也正是重温昔日在这方面存在的一些观点,多经一番检验和验证,所谓“温故知新”,作为新起步的契机,也是求知的进一步鞭策和反省。因此,希望学术界同仁和广大读者赐予指教,则不胜盼祷之至!
顾廷龙年谱 ( ISBN:9787532538287 )
作/译者:沈津
定价:¥9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36.00
出版日期:2004年10月
旧书VIP用户价:¥34.20
页数:953
近年来,北京国家图老绾、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三馆商议,共同编辑出版顾廷龙、赵万里、潘天祯、冀淑英(女)四位先生的学术文集,命名为《芸香阁丛书》。芸香鸟复叶香草,占人藏书时用以驱书蠹也.四位先生毕生精力献身于图书馆事业。乃当代海内外学界公认的古籍版本目绿学叫大专家。他们的宝贵经脸留给了后入无价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名字籼著作,将与中国图书馆事业永远共存。而其十顾老以学识高深,博闻广见,授益当代,造福子孙,尤为四大家之翘楚。
予犹忆一九四一年二月初洪煨莲(业)师自美返国,取道上海,九日顾起潜学长延洪师至合众图书馆(今上海图书馆)午餐,出示邓正合旧藏顾千里手校陆校本《史通》(原注见《寒瘦山房鬻存善本书目》卷六,页二十五)。洪师北归后,检读旧稿。疑此本乃《天一阁书目》中范尧卿所谓第三刻本者之流。因函托起潜学长代雇书胥影抄一部。起潜学长覆书谓书手不可得,拟从叶揆初先生校录之本,于制勘表,以餍师望。起潜书法雄丽,师素所珍玩,况此落叶扫后,横锦织成,胜百朋之赐矣。起潜学长之品学书法见赏于洪师有如此者。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 ( ISBN:9787532543106 )
作/译者:刘师培
定价:¥17.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6.80
出版日期:2006年04月
旧书VIP用户价:¥6.40
页数:153
《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撰成于一七一七年,本书详细论述了中国中古文学史。理论丰富、观点新颖。书中引用了大量的资料,使理论更具真实性、鲜明性,着重研究了汉魏六朝专家文。本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讲义共分五课,第一课“概论”旨在阐明研究意义,第三、四、五课分论中古各时期文学的变迁轨迹或总体风貌,就史的分量而言,显然应该落实在这后三课的条分缕析之中。引人注目的是,在第一课之后,也是在本来不多的课目中,作者又特设第二课“文学辨体”,并说明这一部分的要旨是:“此篇以阮氏《文笔对》为主。特所引群书,以类相从,各附案词,以明文轨。”看来,作者更明确的意图是,通过一种文学观上的澄清来带动中古文学史发展轨迹的再认识。那么,这一课在衔接上就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从中还明显地透露出作者的学术渊源。
作/译者:吴梅
定价:¥18.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7.20
出版日期:2006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6.80
页数:131
本书是一代词学大师吴梅先生介绍词学及词学发展史的专著。作者从了解词学、欣赏词作的角度入手,讲解词学的基本知识及其词的演变历史,在介绍与评点历代词人词作优劣得失的过程中,引导读者领会词的无穷魅力。
《词学通论》是吴梅在大学教书时的一本讲义。所谓通论,含综论、统论之意,即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来研究词。它既是宏观的,也是微观的,更是两者结合的。在1933年8月出版的《词学季刊》第一卷第二期《词籍介绍》中,曾这样说:“本书先论平仄四声,次论韵,次论音律,次论作法。于《论音律》章内,又附《八十四宫调正俗名对照表》、《管色杀声表》、《古今雅俗乐谱字对照表》、《中西律音对照表》,最为本书特色。自第六章以下,论列唐五代以迄清季词学之源流正变,与诸大家之利病得失。”归纳起来,主要是论词与音乐的关系、词的作法、词的发展史,以及对著名词人及其代表作的评价。就中,自第二章至四章,分别标日“论平仄四声”、 “论韵”、“论音律”:皆围绕音乐问题而论词;而第六章至第九章共四章,皆标日“概论”,实是历代作家作品论,贯串起来,便是一部词史的雏形。谈词之作法的仅有第五章,实际上每一章中皆有所涉及。在全书之前,冠以“绪论
初唐传奇文钩沉 ( ISBN:9787532539710 )
作/译者:陈珏
定价:¥25.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0.00
出版日期:2005年04月
旧书VIP用户价:¥9.50
页数:330
本书运用跨学科的方法,从文化史的角度,以历史、宗教、艺术和考古诸方面为切入点,来探讨初唐的传奇文。初唐传奇文源之于20世纪中国古典小说史研究的一个主流框架结构。这个结构,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了上世纪的多数学人是通过何种视角,来认识中国旧小说的发展历程的。传奇文化在上述框架结构中占据一个轮廓十分鲜明而内容相对模糊的位置。
20世纪的中国文学史家,开始采用西方文学史的理论分析框架,来观察中国小说的发展。虽然诸家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大致都把中国旧小说分成六朝志怪、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和明清章回小说四个大类,以历史之纵,交文类之横,勾勒旧小说从中古到近世的衍变轨迹,而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框架。
本书为作者近年来从历史、宗教、艺术和考古多方面研究初唐传奇文的学术专著,作者运用现代研究方法论述初唐传奇文,“互文指红”、“年表错乱”、“细节真实”等创作特点,去伪存真,论证严谨,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历代职官表 ( ISBN:9787532540464 )
作/译者:(清)黄本骥
定价:¥68.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7.20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
旧书VIP用户价:¥25.80
页数:366
古代官制是我国奴隶制社会和和封建社会时代国家机器结构的表现形式之一,它反映了当时政权的性质和施行的统治的具体手段。研究历代官制,在史学工作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和意义。阅读古籍,研究古史,往往不易掌握古代职官的名称、建置、品级、职掌等,从而存在学习、研究的困难。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一九六五年编辑出版的《历代职官表》,以清代黄本骥节编本为底本,加以整理,附以瞿蜕园编撰的《历代职官概述》和《历代职官简释》两种。古代职官大部分的主要情况,都可以从此得到了解。书后还附有索引,以便读者较易查到所需的资料,可供文史研究工作者、大专院校文科师生以及文史爱好者参考。
作/译者:(美)包尔丹
定价:¥32.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2.8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12.10
页数:435
宗教学这个学科是19世纪中叶开始在欧洲建立起来的。经过泰勒和弗雷泽、弗洛伊德、马克思、伊利亚德、普里查德、格尔兹等学者的努力,其理论不断完善,方法不断更新,形成了一门系统的科学。
作/译者:赵永复 赵燕敏
定价:¥14.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5.60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
旧书VIP用户价:¥5.30
页数:197
郦道元著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一部集北宋魏以前地理学大成的名著。其文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详细记载了137条河流干流及1252条流所经地区的山陵、原隰、城邑、关津的地理情况、建置沿革和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甚至神话传说,在历史、文学等方面也都有重要的价值。明清以来,《水经注》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学者们取得了很多成果。本书由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赵永复教授选评,书稿参考大量文献,吸取了前人研究成果,并有自己的见解。
廖燕全集(上下册) ( ISBN:9787532542628 )
定价:¥118.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47.20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旧书VIP用户价:¥44.80
页数:1049
廖燕(1644~1705),是一位孤介特立之士,反对科举八股,他说宋高宗是杀害岳飞的主犯,还说武王伐纣同样是以臣弑君,他对程朱理学攻击尤不遗余力,他写有《永历幸缅始末》一文,用南明年号纪元。这些言行如发生在“康乾盛世”,定会招至杀身之祸。他的文学创作主张自出机杼,独抒性灵,但他并没有走公安、竟陵派的路子,而是自成一家,诗文、书法成就都很可观。由于廖燕僻处南方一隅,又未身居显位,所以他的集子流传不广,后世几至堙没。但在日本,他的集子倒经过几次翻刻,他的声名几与朱舜水并驾齐驱。本书收录廖燕的全部作品,以三种康熙原刻、乾隆续修本《二十七松堂集》为底本并互作校补,并以日本文久二年(1862)、广东中山图书馆藏清抄本、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校补。书后附有《廖燕研究资料汇编》、《廖燕研究篇目》、《廖燕交游录》。举凡生平传记资料、墓志、诗文酬答、评论、交游等资料,搜罗完备,足资研究、阅读。
《左传》选评 ( ISBN:9787532535286 )
定价:¥19.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7.60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
旧书VIP用户价:¥7.20
页数:289
楚庄王伐陆浑之戎,表面上是效法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实际上是对晋国的一次示威。
陆浑之戎,史载是由秦、晋迁至伊、洛上游一带的。而在迁的过程中,二国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秦国是迫之迁,晋国是诱之来。这一点,《襄公十四年》戎子驹支的追叙和《昭公九年》詹桓伯的述史都讲得很明白。当时伊、洛上游一带尚是一片未开垦的处女地,是所谓“狐狸所居,豺狼所嗥”的荒无人烟之处。戎人翦除荆棘,开辟荒地,为中原文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陆浑之戎把这片土地视作是晋人所赐的南鄙之田,因此自愿作晋国的附庸。在殽之役中晋国得以全歼秦师,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戎人之力。而早在陆浑之戎迁至此地之前,在成周南部的扬拒、泉皋等地已有隗姓的伊、洛之戎人居,在周襄王即位之初,曾因王子带的召引,构乱于京师,秦、晋、齐等大国先后致力于平戎。戎多年来成为周心腹之患。陆浑之戎迁来后,与原有戎人错杂而居,形成允、姜、隗等姓共存的诸P173戎,难免因逼近周而有入侵其郊甸之事。所以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周王是嘉奖的,要派大夫去慰劳他。
晋国因晋灵公奢侈,不君,原本实力就“不竞于楚”(《宣公元年》),上一年又发生赵盾被迫出亡、赵穿杀灵公之事。赵盾虽然迅速回归,
增订四库简明日目録标注 ( ISBN:9787532527052 )
定价:¥65.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6.00
出版日期:2000年07月
旧书VIP用户价:¥24.70
页数:1038
本书共二十卷,是一部版本目录书。清乾隆时编纂的《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分经史子集四部,共收录三千四百多种古籍,但未着录版本。清于,邵懿辰将所知所见诸书历代主要版本,列举分注于每书之下,还补充了一些有关书籍。对各本的存佚,刻本的善否,时有论述。之后,孙诒让等人又进行补注。一九一一年邵章将补注列为附录,与邵注一并刊印,名曰《四库简明目录附注》。此外,邵章又作续录,侧重收录清咸丰以后版本,增补了不少资料。一九五九年整理出版时,进行增订,续录也一并收入,使本书成为一部比较完善的版本目录书,从中可以了解《四库全书》所收诸书主要本子,孰优孰劣,足与不足等情况。作者对《四库简明目录附注》着録书众多善本、别本进行批注,并且收载《四库全书》未加栏入的重要典籍,因此它是一部较全面地介绍我国古典文献的板本目录工具书。
作/译者:马承源
定价:¥600.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240.00
出版日期:
旧书VIP用户价:¥228.00
页数:
本册竹书共收录《周易》、《恒生》、《仲弓》、《彭祖》、四篇文献。其中《周易》系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一部较完整的《周易》文本;《仲弓》为子了弟子问学的语录;《恒先》与《鼓祖》为二篇道家著作。竹书第三册的出版,无疑为先秦学术史的研究提供了一份极宝贵的原始
周易阐微 ( ISBN:9787532542352 )
作/译者:吕绍纲
定价:¥28.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8.40
出版日期:2005年12月
旧书VIP用户价:¥7.90
页数:381
吕绍纲先生是当代易学名家,其易学研究坚持孔子开创、王弼弘扬的义理传统。《周易阐微》是和其师金景芳先生合作完成《周易全解》之后,觉得意犹未尽,而另行撰写的,是20世纪义理学派的代表作。此书对易学史上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周易》的性质、作者、筮法及其中蕴涵的哲学、《易传》思想归属、历代象数的评议等,根据传世文献,并结合20世纪新出土简帛文献作出新的阐释。作者认为《周易》在孔子赞《易》后已由卜筮之书变成为哲学之书,其核心是人生论。
作/译者:本社
定价:¥86.8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34.70
出版日期:2000年03月
旧书VIP用户价:¥32.90
页数:1999
新编的《历代笔记小说大观》必须具备代表性、实用性、准确性、美观大方、经济方便的特点。从此出发,本丛书共收200种左右的笔记小说,上起汉魏(间亦收入或以为属秦汉之前的作品),下迄清末,按《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宋元笔记小说大观》、《明清笔记小说大观》分批出版,分为若干册,每册约60至80万字。所收笔记小说从内容上来说偏重于记事、记人之作。但汉魏六朝,存世笔记小说不多,因此无论是志怪还是志人,尽可能地多收一些。唐宋以后,传奇小说渐多,一些名篇名著,购求比较容易,一般少收。此外,丛书如《太平广记》之类、部头过大的著作、汇集摘抄旧文与已收笔记小说内容多重复者和纯学术性的笔记不收。
收入本丛书的各种笔记小说以作者生活年代为次序排列。每种笔记小说前由校点者撰写“校点说明”,简略介绍作者生平,此书内容及意义、版本情况。每种笔记小说以较完备、较好的版本作底本,用他本校勘,.并用有关的史籍、笔记、文集、丛书参校,文字择善而从,概不出校。底本原有校注,如系民国以前人所作,则予保留。近人与今人校注,一般删除。对于其中有价值的校记,则酌情校正正文。所收各种笔记小说,一般只收录底本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 ( ISBN:9787532526703 )
作/译者:本社
定价:¥45.5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18.20
出版日期:1999年12月
旧书VIP用户价:¥17.20
页数:1060
“笔记小说”是泛指一切用文言写的志怪、传奇、杂录、琐闻、传记、随笔之类的著作,内容广泛驳杂,举凡天文地理、朝章国典、草木虫鱼、风俗民情、学术考证、鬼怪神仙、艳情传奇、笑话奇谈、逸事琐闻等等,宇宙之大,芥子之微,琳琅满目,真是万象包罗。文笔有的简洁朴实,有的情文相生、美丽动人,常为一般读者所喜爱。它是一座非常丰富、值得珍视的宝库,有着后人取之不尽的无价宝藏。治史者可以利用它增补辩证“正史”的阙失,治文者可以从中考察某一时代的文坛风气、文学作品的源流嬗变,治专门史者可以从中挖掘资料,文艺创作者可以从中寻找素材,可以说是各尽其能,各取所需。该丛书收书220种,多系名家名篇,当时被认为是一部方便实惠、社会反响较好的丛书。
淮海集笺注(全三册) ( ISBN:9787532528066 )
作/译者:(宋)秦觀 撰
定价:¥94.00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旧书普通用户价:¥37.60
出版日期:2000年11月
旧书VIP用户价:¥35.70
页数:
讹陳之初,盪滌晚唐五代之瑕穢,士益有志嚮學,景德而後,駁駸盛世之音矣,然北困於契丹,澶渊既盟,時君憤切,偽為天書以自欺;及元吴勃興,遼人索關南諸州,富弼北使,益增歲幣以瞰遼,然南北皆憊而西事益急。慶曆而後,有識者多言隴右,不可謂不知緩急矣。
秦觀以词名,一般學者只知他是婉約詞人的代表,而不知他在詩文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即使提到他的詩,印象上總以為是「女郎詩气而不知還有其他風格的作品。至於文,則更少有人論及了。其實这是歷史的誤會。明人胡應麟說:「秦少游當時自以詩文重,今被樂府家推作渠帥,世遂寡稱。」可見他的詩文在宋代頗負盛名,只是到了後來才被詞名所掩。從宋刻本看,淮海集前後集共四十九卷,其中只有三卷是詞,其餘賦一卷、詩十四卷、挽詞一卷《以上為韻文》,而以文為最多,共三十卷。此次將淮海集作了一次系統整理,鉤沉輯佚,辨偽存真,計得詩四百三十餘首(不含逸句和存疑之作),辭賦十篇,各種體裁的散文二百五十七篇。三者相加,數量大大超過了詞。因此這個集子連同前出之淮海居士長短句校注,基本上反映了秦觀作品的全貌。